本文共1051字
大陸近日派出一個高級代表團訪美,身為團員之一的大陸學者吳心伯受訪指出,美方交流意願非常強烈。他認為,從現在到2024年美國大選前是雙方的「窗口期」,且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訪陸前,可能會先派副國務卿薛曼(Wendy Sherman)打頭陣。
據了解,上述代表團係以「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名義組團於11月8日至16日訪美,由大陸前外交部副部長、中國人民外交學會會長王超率領。團員除吳心伯外,還包含大陸前商務部部長與前海協會會長陳德銘、前國務院僑辦主任裘援平、前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前大陸駐美大使崔天凱、前央行副行長朱民、大陸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副院長唐永勝、大陸貿促會副會長于健龍、北大國際戰略研究院院長王緝思、中共中央黨校科研部主任林振義、隆基綠能科技董事長鐘寶申和萬向集團董事倪頻等。
雙方在10日至11日舉行了二軌性質的「中美前政府官員和工商界人士對話」、14日北京代表團參加「中美知名人士論壇第四次會議」,期間與數位美國退役將領、退休外交官、前參議員與前任州長等諸多人士對話。並拜會了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
而陸媒澎湃新聞25日刊出對吳心伯的專訪,他指出這次代表團訪美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美方也很重視。抵美後,「美方對我們的歡迎程度令我印象深刻」,不僅全團入境走的是外交通道、還有不少美方人士親自到陸方代表團駐地與他們會面。「有人甚至一大早趕來和我吃早餐,邊吃邊聊,種種現象都表明美方同我們交流的願望非常強烈。」
而他也指出,和有些人談話的時候,後者比較謹慎。美方現在把和大陸的互動稱作「communication」(溝通)。而在過去,他們會把這種互動稱為加強接觸「engagement」或者對話「dialogue」。現在後兩詞都變成了華盛頓的「壞詞」。
吳心伯認為,由於民主黨在期中選舉中表現不錯,拜登(Joe Biden)在處理對北京關係時可以較少地受到國內政治的牽制。不過,到了2024年大選期間,基於國內政治利益的考慮,拜登政府或對北京表現得更為強硬。因此,從中期選舉之後,到2024年大選開始前的這一年,可以說是一個「窗口期」。
對於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就任兩年仍未訪陸,他指出放在以往是不可想像的。布林肯訪陸的決定,本身也代表著美方希望加強和北京高層交往、對話的願望。他更透露,在和美國務院負責中國事務的一名官員見面時,也談到布林肯訪問的話題,美方表示正在為此做準備,包括接下來美國常務副國務卿薛曼可能也將訪陸,這也是在為布林肯「打前站」。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