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73字
路透引述6位消息人士的話指出,大陸監管機構準備對螞蟻集團,處以超過10億美元(約新台幣315億元)的罰款,顯示對螞蟻長達兩年的監管整頓進入尾聲。
彭博也引述瑞聯銀行董事總經理凌煒森的話指出,大陸當局計劃向螞蟻處以逾10億美元罰款,消除懸念,為重新審視IPO鋪平道路。
5位消息人士表示,螞蟻2020年首次IPO被否決後,大陸央行一直推動螞蟻改革,罰款準備工作由大陸央行進行。
當中3位消息人士說,在過去幾個月,大陸央行一直就罰款問題與螞蟻進行非正式溝通。一位消息人士稱,大陸央行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與其他監管機構就螞蟻金服的重組進行更多討論,並最快在明年第2季宣布罰款。
對螞蟻金服的罰款可能有助於為該公司獲得期待已久的金融控股公司牌照鋪平道路,再次尋求增長,並最終恢復其公開市場首次亮相的計劃。
螞蟻金服的罰款將是自網約車巨頭滴滴出行7 月被大陸網路安全監管機構罰款 12億美元以來,對大陸互聯網公司實施的最大監管處罰。
這家金融科技公司的關聯公司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集團,去年因違反反壟斷法被處以創紀錄的人民幣180億元罰款。
這些處罰是北京全面打擊該國科技巨頭的一部分,這些巨頭的市值縮水了數千億美元,收入和利潤也縮水了。
但近幾個月來,大陸當局在努力提振受到新冠疫情傷害的經濟同時,軟化了對科技打壓的基調。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指出,罰款可能會集中在螞蟻金服涉嫌「資本無序擴張」的違規行為,以及曾經隨心所欲的業務所造成的相應財務風險。
螞蟻金服的IPO,原本將成為全球最大的IPO,但在創始人馬雲公開批評大陸監管體系扼殺創新後不久,大陸當局於2020年11月突然叫停。
從那以後的幾個月裡,監管機構開始著手遏制馬雲的帝國,首先是對阿里巴巴的反壟斷調查。
監管機構還推動業務涵蓋支付處理、消費貸款和保險產品分銷的螞蟻金服調整其業務結構,並將置於更嚴格的監管之下。
自去年 4 月以來,螞蟻金服一直在正式進行全面的業務改革,其中包括將自己轉變為一家金融控股公司,遵守與銀行類似的規則和資本要求。
此次改革包括將螞蟻金服的兩項利潤豐厚的小額貸款業務併入消費金融部門,並與國有企業共享超過10億用戶的支付寶數據,預計此舉將透過縮減部分業務來抑制盈利能力和估值。
然而,其中4位消息人士表示,在大陸明年任命國務院和其他政府機構的一些高級官員之前,對螞蟻金服的處罰不太可能最終拍板定案。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