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外資抄底中國房地產? 專家:可能是個案被放大

本文共753字

聯合報 記者葉文義/即時報導

近期外資接連出手投資中國大陸房地產,據路透社16日報導,美國私募華平投資和國際房地產開發管理商睿星資本正在涉足中國房市的租賃業務。本月8日,美國黑石集團旗下多元化資產管理平台龍地宣布,即將完成對粵港澳大灣區約28萬平方公尺現代倉儲的收購。

此外,據克而瑞地產近期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以來有嘉里建設、香港置地、易商紅木、新加坡地產商凱德集團等多家外資機構在中國大陸房地產市場進行項目收購,僅以已披露數據統計,總金額超過人民幣283億元。

推薦

據英國IPE房地產網站報導,此次黑石收購是擴大龍地業務的重要一步。消息一出,網上有人將其解讀為「外資加速抄底中國房地產」。

不過,英國房地產顧問公司戴德梁行中國資本市場部董事總經理劉兵對環球時報表示,形成「外資抄底中國房地產」這種片面看法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個案被「放大」帶來的效應。

據環球時報,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原研究員易憲容認為,外資收購中國大宗物業是普通商業行為,其花費有限資金購買一些未來可能有用的商業項目。

中國社科院教授李景國則表示,此次黑石收購倉庫項目,可能表明該公司看好中國的物流產業,有意向該領域佈局。

一位港資開發商相關負責人向環球時報透露,外資開發商之所以在近兩年出手,主要是因為它們在財務方面比較謹慎,目前還擁有較為充裕的現金流。

據路透社報導,睿星資本表示,當前中國大陸不少房地產開發商都面臨資金短缺壓力。為緩解流動性壓力,中國大陸國內部分民營企業透過處置優質資產變現回本,收購方不乏外資企業。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銀保監會聯合印發《關於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16條舉措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10月,房地產企業融資規模也緩慢修復。不少分析師認為,大陸房地產市場加速恢復可期,但「黃金時代」一時難以再現。

近期外資接連出手投資中國大陸房地產,引發「外資抄底中國房地產」看法。(新華網)
近期外資接連出手投資中國大陸房地產,引發「外資抄底中國房地產」看法。(新華網)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官媒:中美經貿依賴程度高 需合作不能一味對抗
下一篇
習普會 聚焦四大領域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