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23字
大陸官方近日推出防疫優化「20條」,新措施進入適應期,地方政府與民眾對政策不解也引發混亂,特別是在對於密接判定與受隔離條件等等問題仍感模糊。大陸國家疾控局副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洪兵17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記者會上表示,今後在大陸國內發生聚集性疫情時,只有密接人員才會集中隔離。此外,相關部門也正制定加快推進新冠疫苗接種方案。
沈洪兵介紹,取消對密接的密接的判定和管理,是基於感染風險大小提出的更加科學精準的防控措施,對這類人群不再集中隔離,是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流調、隔離等防控資源和服務保障資源。
他指出,當前有個別地方出現將密接的密接直接判定為密接,進行提級管控的情況,這是沒有必要的。但取消密接的密接判定時,等於對各地工作要求提高,因為各地對於密接者要做到快判定、快檢測、快管控。一旦密接者核酸檢測陽性以後,在第一時間進一步開展密接者的調查和管控。
另外,對於查驗核酸。沈洪兵指出,跨區域流動人員憑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乘坐飛機、高鐵、列車、跨省長途客運汽車、跨省客運船舶等交通工具,抵達目的地後要按照屬地要求進行「落地檢」,入住賓館酒店和進入旅遊景區人員需要查驗健康碼和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3歲以下嬰幼兒等特殊人群可免予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而關於接種疫苗的選擇部分,沈洪兵表示,要綜合考慮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以及可負擔性等因素,堅持依法依規、尊重科學的原則。目前,相關部門正在制定加快推進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方案,方案確定以後,有關情況會及時發布。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在重申「動態清零」總方針外,也強調堅決反對兩種傾向,既要持續整治「層層加碼」,防止「一封了之」;又要反對不負責任的態度,防止「一放了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