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重磅快評】優化措施股市大漲 中國封控時代將結束?

本文共1355字

聯合報 主筆室

中國大陸宣布了20條全新的疫情防控優化政策措施,對於「密切接觸者」與「入境人員」,都從「7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健康監測」改為「5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隔離」。這是在前一天習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研商防控措施後的重大政策決定,在中國境內疫情仍處於擴散情境下,大膽放寬防控手段,目的顯然是在挽救已瀕臨凍縮的經濟。

這次改動的幅度堪稱十分巨大,除了7+3改為5+3,也不再判定次密接者,也就是密接的密接者;高風險區外溢人員從「7天集中隔離」調整為「7天居家隔離」;風險區的分類也從高、中、低三類調整為高、低兩類,大幅減少管控人員 。

而「高風險區」一般情形下,也只以「單元」、「樓棟」為單位劃定,不得隨意擴大;「高風險區」所在縣市的其他地區就劃定為低風險區。高風險區只要連續5天未發現新增感染者,就降為低風險區。若是沒有發生疫情的地區,不可以任意擴大核酸檢測範圍。並且一般不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除非有感染來源和傳播鏈條不清等情況。另外還取了入境航班熔斷機制,登機前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也從2次改為1次。

甚至於,對於地方政府任意採取「一刀切」、「層層加碼」,隨意封校停課、停工停產、以及全城「靜默」管理或封控的,還要求依法依規嚴肅追責。

由於這一大幅鬆綁的措施發生在中共20大剛開完不久之後,不免讓人聯想,過去一段時間的嚴格封控,包括今年上半年上海實施長達近三個月的上海市全市範圍內的全域靜默封控,就是為政治與權力服務,避免在20大前造成嚴重的疫情擴散,引發恐慌與民怨,讓習近平連任與新班子上台的一盤謀算變生肘腋。

不過,這一大幅放寬的政策著眼的可能更在於經濟,由於第二季受到上海封控的影響,全中國的GDP增長僅有0.4%,導致今年前三季的GDP增長也只有3.2%,今年全年GDP在全球經濟冷卻的寒意下,可能就在3%上下徘徊,如果再不放寬封控的措施,經濟再度往下急墜,也未始沒有可能。

結果這大面積的優化政策一宣布,A股與港股中的酒店、旅遊、與飲食概念股都暴漲,多支股票漲停,訂房與訂票網站攜程集團漲幅達到15%,同程旅遊漲幅也超10%。這顯示,優化政策可望讓已經奄奄一息的服務產業,特別是旅遊住宿與餐飲業快速恢復生機,讓今年的GDP借助服務業的復甦,可以平穩飛高,乘風而起。

由於美中對抗、久拖不決的俄烏戰爭與通貨膨脹,大陸的經濟並不樂觀,剛發布的通膨雖只有2.1%,但核心的食物菸酒卻上漲超過5%,其中肉品更上漲超過二成,豬肉漲幅達到51.8%,十分驚人,顯示中國大陸也不能免於通膨的影響,但其他住房等項目卻陷入負增長,顯示經濟動能不足。考慮美國已以軍工安全之名,對中國大陸祭出半導體最嚴酷禁令,如今的防控政策再不改弦更張,大陸的經濟不無可能亦陷入急凍的窘境。

習近平一個禮拜前在進口博覽會,發表題為「共創開放繁榮的美好未來」的致詞,強調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開放戰略與經濟全球化方向。宣示將推動各國共享中國大市場機遇,加快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創建「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及「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範區」,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這些經濟政策,特別是要創造一個強大的「中國大市場」,不可能是由一個隨時被封控的社會所完成,開放就成了必要之舉。中國大陸因疫情所製造出來的封控時代,或許正在走向結束。

中國官方今天公布20項防疫優化措施。其中包括入境隔離從7+3共10天縮短為5+3...
中國官方今天公布20項防疫優化措施。其中包括入境隔離從7+3共10天縮短為5+3共8天;登機前48小時內2次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也減為1次;並取消入境航班熔斷機制。中新社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中國大使會韓在野黨魁 籲尊重對台灣問題核心關切
下一篇
陸駐英大使:希望英國工商界抓住海南自貿港新機遇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