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上海特斯拉 本土化比率95%

本文共544字

經濟日報 記者黃雅慧/綜合報導

特斯拉上海廠本土化率已達95%,特斯拉公司副總裁陶琳表示,目前上海超級工廠產業鏈在上海、蘇州、寧波、南通等長三角地區組建起「4小時朋友圈」,形成新能源汽車零組件的全生態鏈。

陶琳稱,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本土化進程的提升帶動生產效率的提升,也為行業培育一批高水準供應商夥伴。目前,大陸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形成從車身、底板、三電系統(電機、電控與電池)等硬體,到智慧座艙、自動輔助駕駛等軟體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陶琳表示,今年4月特斯拉中國因疫情防控導致產能受到影響,但是在大陸官方相關單位協助下,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在6月產能利用率恢復至100%,積極帶動和幫助產業鏈中兄弟企業高效復工,促進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從生產到物流,從銷售到交付儘快「滿血復活」。

據乘聯會新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特斯拉中國交付量7.7萬輛,總交付量較上月增長173%。其中Model Y更創下6.2萬輛的月交付紀錄,較上月增長295%,年增261%,位列8月總體乘用車銷量第一位。

此外,1至8月,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完成交付39.9萬輛,其中出口總數近16萬輛,大陸國內交付24萬多輛。隨著上海超級工廠產能利用率的提升,車輛交付時間也逐步縮短,由先前的八至12周大幅縮短至四至八周。其中,ModelY後驅版甚至縮短至一至四周。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李大維:兩岸交流應在對等與尊嚴的原則下進行
下一篇
大陸救房市 再推系列新政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