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24字
香港兩間醫學院合作研究,發現已接種新冠疫苗人士在感染Omicron病毒後,能對其他種類變種病毒產生更強烈和廣泛的中和抗體反應。
香港大學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講座教授裴偉士及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領導聯合研究團隊,針對曾感染Omicron BA.1或 BA.2變異株並已接種新冠疫苗人士,研究他們血液中的中和病毒反應。
聯合研究發現,自然感染Omicron病毒株引起的抗體反應較弱,而且對其他新冠變異株沒有廣泛的保護作用。已接種新冠疫苗人士在感染新冠病毒Omicron後,對不同的新冠病毒變異株,產生更強烈和更廣泛的中和病毒抗體反應,比從未接種新冠疫苗的人士高出六倍或以上。
有關研究結果,現在專業刊物《歐洲監測》(Eurosurveillance)發表。研究團隊強烈建議,未接種過疫苗的患者在完全康復後,即感染後至少一個月或以後接種疫苗。
另外有兩名香港大學學者在報章撰文,指香港大部分年輕成年人已接種最少兩劑疫苗,很多人在第五波疫情中感染後已產生免疫力,而且年輕成年人的重症及死亡率遠較長者低,建議放寬「疫苗通行證」要求,容許六十歲以下成年人毋須使用「疫苗通行證」進入指定處所。
負責統籌疫苗接種計畫的港府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稱,疫苗通行證未有定下結束時間,目前仍有需要執行。現時香港二十至六十歲第三針接種率只有六成八,六十歲以上有八成,在保障上仍然未足夠,呼籲香港民眾盡快接種第三劑疫苗,令社交距離措施可以繼續放寬,盡快回復正常生活。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