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11字
美國巧克力大廠好時(HERSHEY'S)近日在大陸市場出現經營危機。好時悄悄關閉大陸電商平台天貓的旗艦店,而尚在經營的京東旗鑑店,多款商品出現缺貨。之前有經銷商透露,好時已經撤離了在上海的辦公據點,此外,好時還拖欠大陸經銷商高達人民幣數十萬元的貨款。
界面新聞報導,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的好時經銷商曾透露,好時(中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已經從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新梅聯合廣場的辦公據點悄然撤離。
同時,天津一名巧克力經銷商表示,與好時中國自2017年開始合作,當時在產品供貨、貨款結算等方面的合作還算順暢。2019年開始,結算開始發生拖延,但發生的費用在拖延一定的時間後也會陸續結算一部分,並持續合作,但在2020年尤其是去年,好時中國費用拖欠嚴重。
算上2019年以來陸續拖欠的和未核銷費用,該名經銷商一共被好時欠下貨款和費用大概有人民幣60多萬元。此外,尚未賣出的庫存還有人民幣40到50萬元,是壓貨所致,目前庫存的這部分由於有效期即將到期或過期已經造成實質性損失。
此外,去年8月,大陸自媒體「納食」就曾指出,深圳、哈爾濱、安徽等好時經銷商爆料,好時拖欠人民幣數百萬元的貨款未能向經銷商結算。
好時在大陸市場業務萎靡。2020年,好時中國市場銷售額下滑46%,其中2020年第四季下滑幅度達82.2%。
與費列羅、德芙等競爭對手相比,好時的大陸市占無法排在前幾名。諮詢機構歐睿國際提供的市場數據顯示,在2018年至去年期間,中國巧克力市占前5名分別為德芙、健達、雀巢、費列羅、士力架(Snickers),其中健達和費列羅同屬費列羅集團。
好時中國的業績已經連續多年下滑,根本原因是好時在中國大陸被兩面夾擊,與該品牌定位相同的德芙依靠瑪氏食品的管道能力牢牢占據著終端管道,而高端市場又被費列羅、歌帝梵(GODIVA)等品牌佔據。此外,由於消費者對健康的重視而選擇低糖零食的消費習慣,影響了包括巧克力、糖果在內的甜食行業性衰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