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71字
在立陶宛同意我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後,大陸除召回駐立陶宛大使,將與立陶宛關係降為代辦層級,近日還猛挖立陶宛的「黑歷史」,指稱立陶宛曾允許美國在其境內設立「黑獄」,針對恐怖份子「大搞刑訊逼供,嚴重侵犯人權」。
根據大陸外交部網站公布的24日例行記者會文字紀錄。在周三記者會中,新華社記者提問:「近期,有德國學者撰文指出,立陶宛在人權領域有不少不光彩的記錄」。
新華社記者稱,早在10年前,德國媒體就報導過,美國曾將一些涉恐的穆斯林嫌疑人轉移到立陶宛的「黑獄」。儘管立陶宛政府對此予以否認,但2018年歐洲人權法院最終判定,立陶宛允許美國中情局在本國設立秘密監獄,犯有共謀罪,而且實施了若干侵犯人權的行為。詢問趙立堅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對此,趙立堅說,眾所周知,為配合所謂「反恐戰爭」,美國中情局在世界上一些國家設立了「黑監獄」,秘密拘押所謂「恐怖嫌疑人」,大搞刑訊逼供,嚴重侵犯人權。他稱,臭名昭著的關塔那摩監獄就是這些「黑監獄」的典型代表,這已經成為美國任意拘押等人權劣跡的代名詞。
趙立堅表示,德國媒體報導和德國學者研究都表明,立陶宛是這張美國海外「黑監獄網」的一環。「立陶宛甘做棋子,為虎作倀,卻不敢承認,更從未道歉,這不是一個負責任的國家所為。如果立陶宛真的有勇氣,就應該公開承認並即刻改正」。
大陸《觀察者網》則指出,德國《日報》(TAZ)等媒體近日報導,一家歐洲非政府組織聯盟9月發布的報告,指稱立陶宛對法律的修改「違反了立陶宛對國際和歐盟法律的義務」,限制難民的權利。
報導並稱,早在2009年,美國ABC新聞網就援引美國前情報人員的曝料,指美國中情局(CIA)曾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附近一所高檔馬術學校內,秘密建設混凝土監獄,可一次性容納8名「恐怖分子」,對其進行嚴刑拷打。
《觀察者網》表示,2018年,歐洲人權法院(ECHR)最終裁定,立陶宛和羅馬尼亞分別在2005年2月至2006年3月、2003年9月至2005年11月設有CIA秘密監獄,兩國都知道相關人員是被非法關押的,兩者都違反了禁止酷刑、非法拘禁和死刑的「歐洲人權公約」。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