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樹清:金融創新須審慎監管
大陸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昨(18)日在第十四屆亞洲金融論壇上表示,堅決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金融創新需要在審慎的監管框架下發展,以防止及減輕面對的金融風險。此外,對「大陸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說法提出五點澄清。
中新經緯報導,郭樹清指出,大陸同等重視發展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堅決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堅持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防範和化解各種風險。
推薦
郭樹清表示,近十年,大陸對世界增長實質貢獻平均達30%。不過,國際社會也存在負面輿論。20多年前的說法是,大陸並非市場經濟,需要一個過渡時期。近年指責「大陸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其最主要的依據是,大陸國家產業政策扭曲市場關係。需要澄清以下五點:
第一,大陸民營經濟目前占全部經濟的60%。1970年代啟動改革前,大陸幾乎沒什麼非公有經濟。若存在國家壟斷和保護,這種情況怎麼可能發生呢?第二,大陸產業政策總體上與市場導向改革保持一致。近十年淘汰大量的高耗能、高汙染、高負債的企業。因有公開、公平和充分競爭,中國大陸才成為產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
第三,大陸國有企業總體上從政府得到的是負補貼。平均而言,國企的稅負是民營企業的兩倍。國有企業實際上還承擔更廣泛的社會責任。私有工廠和外資公司長期高速增長,主因是稅費優惠。
第四,大陸銀行與國有企業之間財務完全獨立。大陸銀行體系在世界上盈利能力最強,如果其長期向企業提供補助,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第五,大陸產品競爭力較強並非由於勞工權益受損。過去十年,大陸工人收入快速增長,其中農民工收入水平提高近兩倍。
相關新聞
- WSJ:拜登欲聯合盟友 向大陸發起科技戰2021-03-01
- 陸多所大學提升學測錄取門檻 外界憂兩岸交流受阻2021-03-01
- 中國不復飛波音737 MAX:重大安全關切尚未解決2021-03-01
- 布林肯籲釋放港民主人士 北京:停止干涉香港事務2021-03-01
- 美方籲釋放香港泛民人士 北京促美方停止干涉內政2021-03-01
- 夏寶龍稱將對香港公職人員嚴審 具香港特色選舉制度2021-03-01
- 737MAX復飛?大陸民航局:重大安全關切未解決2021-03-01
- 中國大陸對澳洲投資跌六成 陸外交部:值得澳洲反思2021-03-01
- 港47名被捕人士今審訊 陸委會批:全世界及台灣都在看2021-03-01
- 港交所擬改革股票組合 中資股占比將更重2021-03-01
- 港中大學生會幹事全體辭職 指遭受死亡恐嚇2021-03-01
- 港民主派47人遭起訴今審訊 大批支持者法院外聲援2021-03-01
- 北京點名嚴懲黎智英等人 林榮基憂心他們被送中2021-03-01
- 大陸國台辦批民進黨藉鳳梨炒作 沒意願、能力解決問題2021-03-01
- 港泛民47人出庭 反送中名人王婆婆現身續爭自由2021-03-01
- 外國記者評中國媒體自由下滑 疫情成限制採訪工具2021-03-01
- 稀土價格恐飆漲 中國:我們稀土只賣出土的價格2021-03-01
- 港泛民47人受審 大批支持者到場打氣2021-03-01
- 陸媒:中芯獲得美供應許可 涵蓋成熟工藝2021-03-01
- 陸工信部發布「十四五」晶片戰略 推5招強調國際合作2021-03-01
- 【重磅快評】原來兩岸「不對等」的協議都還沒廢?2021-03-01
- 宋丹丹發文賀繼女趙婷獲金球獎:你是我們家的傳奇2021-03-01
- 點名黎智英戴耀廷黃之鋒 北京示意嚴懲2021-03-01
- 英法海軍到南海 陸國防部:勿挑動南海局勢升溫2021-03-01
- 談中美關係 陸國防部:合作是唯一正確選擇2021-03-01
- 鳳梨銷陸受阻 張麗善:「要認清事實」開拓其他市場2021-03-01
- 泛民47人遭控顛覆罪 國民黨批香港國安法變濫捕工具2021-03-01
- 李艷秋列蔡政府危機處理「東方不敗SOP」:有政府會唬爛2021-03-01
- 被控違反國安法 香港泛民47人出庭2021-03-01
- 陸鳳梨禁令今生效 業界:產業趁機升級才有機會2021-03-01
- 北京智囊:2021年中國有必要設定GDP目標2021-03-01
- 落實愛國者治港 區議員選舉特首權力可能被取消2021-03-01
- 泛民47人被控顛覆政權 港民法院拉布條「釋放政治犯」2021-03-01
- 兒童也要慶建黨百年 中國小學開學典禮上黨課2021-03-01
- 中共擴大述職者 港媒:凸顯習近平權威2021-03-01
- 陸港澳辦主任夏寶龍點名:嚴懲黎智英、戴耀廷、黃之鋒2021-03-01
- 港47名民主派人士被控顛覆政權 法院今審訊2021-03-01
- 大陸昨新增確診19例 均為境外移入2021-03-01
- 嚴控房價上漲 東莞推6新政2021-03-01
- 消費力…陸復甦關鍵2021-03-01
熱門文章
- 陸去年GDP增幅 40年新低2021-03-01
- 兩會前瞻 系列一/政治大戲 聚焦七看點2021-03-01
- 陸企赴美上市掀新一波熱潮2021-03-01
- 消費力…陸復甦關鍵2021-03-01
- 陸2月製造業PMI 擴張放緩2021-03-01
- OPPO秀隔空無線充電技術2021-03-01
- 隔空無線充電 陸業內人士:輻射、成本問題 仍待突破2021-03-01
- A股去年籌資6.5兆元2021-03-01
- 中海油發現大氣田 年產量估達27億立方公尺2021-03-01
- 吉利攜手德國企業 拚三年後推空中出租車2021-03-01
- 上海特斯拉超級工廠擴大業務 新增維修、充電服務2021-03-01
- 中國商飛報喜 交付今年首架ARJ21客機2021-03-01
- 蘇寧易購引進國有戰略資金 集團持股比率降至21%2021-03-01
- 大灣區公布改革新政 對港澳投資者實行非禁即入2021-03-01
- 東莞家具外銷火熱 出口額創六年新高2021-03-01
- 百勝中國發布財報 去年收入達83億美元2021-03-0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