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影視業數據流量造假成產業鏈
由於流量可以帶來收入,在「數據為王」的環境下,中國影視娛樂行業數據造假成產業鏈,流量造假已成為困擾行業發展的「痼疾」,備受詬病。
環球網報導,轉發量、評論量可以「刷」出來,粉絲數量、點讚量、評論量、閱讀量等都可以買,甚至熱搜排行榜也能買。曾有歌手自爆,唱片公司為宣傳新歌,購買「熱搜排行榜」第5名的位置。
推薦
在網上,電視劇播放量破紀錄的消息層出不窮,一齣電視劇公布網播200億次,另一部劇集便以破400億次的網播量緊隨而出。不僅總播量驚人,電視劇日播量也讓人瞠目結舌,一些劇集的最高日播量竟高達16億次。
報導指出,中國不到8億的網民,與動輒上10億次日播量的數字相比,就是中國每位網民每天平均要貢獻2個播放量。
報導引述一名曾在粉絲數據組工作的人士說,很多流量明星會有一組甚至多組「數據組」、「網宣組」來進行「刷流量」,主要工具是微博小號。網購就能買這些微博帳號,甚至還有網站以此為業。
對於數據流量造假問題,中國互聯網協會研究中心秘書長吳沈括認為,首先應明確各個主體的權責,鼓勵各方承擔相關責任,例如,立法部門應盡快填補法律的空白。
其次,執法部門應革新監管方式,可採取設立「黑名單」、違規主體曝光等方式,為行業發展劃定紅線,加大處罰力度。(編輯:馮昭/林克倫)
相關新聞
- 華為留不住人才 任正非痛心2019-02-17
- 重慶、陜西率先漲最低工資2019-02-17
- 陸官方穩經濟 緊盯失業2019-02-17
- 陸增持美債 七個月首見2019-02-17
- 大陸央企金融資產推動整合2019-02-17
- 陸新股限價 證監會再喊改革2019-02-17
- 新能源概念股 銀星炒翻天2019-02-17
- 京東方股價五天漲36%2019-02-17
- 兩岸人物/吳向東 打造酒商第一股2019-02-17
- 兩岸人物/天神前董座 害公司慘賠2019-02-17
- 「問題地圖」遺漏台灣 中共四部委要聯手查2019-02-16
- 美議員邀蔡訪美 陸智庫警告:置中美關係於破裂邊緣2019-02-16
- 首度會見美貿易代表 分析指習近平「話中有話」2019-02-16
- 毛澤東前秘書李銳去世2019-02-16
- 炎黃春秋前社長:料中共會悼念李銳 但規格不會太高2019-02-16
- 精銳盡出 拆解「劉鶴團隊」都有哪些人2019-02-16
- 曾指習近平「小學程度」 毛澤東前秘書李銳去世2019-02-16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