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中學輔導主任營造跨學科雙語懷境 學生前進國際名校的幕後推手
像這樣以真實世界為根基,結合時事議題、生活、英語與各科知識的跨領域學習場景,在華盛頓中學不時上演;其中,國際部更支援學生的生涯探索與海外升學輔導。
以去(2019)年來看,華盛頓國際部學生就錄取了全世界近百所大學,遍布四大洲,包括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瑞士、日本、義大利、馬來西亞及阿拉伯等十多個不同國家的知名學府,更累計獲新台幣4600萬元獎學金,令人刮目相看。
亮眼佳績的幕後推手,正是華盛頓中學國際部升學輔導主任林佳佳,學生口中親切的Jessica。她率領「中西合璧」的教學輔導團隊,致力營造跨學科的雙語環境。同時真心關切每一位學生的成長歷程,不錯過每位學生的潛能,為將來海外留學打下良好基礎,更為登上國際舞台做好準備。
因為優異的海外升學成果,林佳佳去年還受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UBC)之邀,出席國際交流會議分享升學輔導心得,是25位與會代表中唯一的台灣人。特別的是,她的主修不是教育而是音樂。令人不禁好奇,她的秘訣到底是什麼?
「還有什麼是我能做的?」林佳佳總在引導學生思考這個問題。她認為,國際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啟發學生的國際觀,「如果他們發現自己能在不同領域有貢獻,自然會找到學習的動力。」
用心找出每個學生的亮點
「你在學校走一圈,可以看到學生跟外師一起種菜,收成後煮一桌異國料理宴請大家,還有騎腳踏車、去溪邊抓魚,演奏樂器、唱歌跳舞,訪問在地長輩口述歷史⋯⋯」林佳佳如數家珍地分享華盛頓國際部的跨領域課程。
「所以我們的外師都很『斜槓』」,林佳佳笑說,華盛頓國際部的外師有人會釀啤酒、有人會踢足球、有人擅長營養學、有人懂報導寫作,能引導學生在雙語學習中探索不同興趣。「每個人身上都有不同的亮點,即使是學科成績表現普通的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也會變得很耀眼。」
林佳佳以美國賓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畢業的校友張浩偉為例,「他高中時數學不及格,但在美國大學四年就念完金融與人類學雙主修,還副修經濟學、心理學及地中海古文明歷史。」她表示,張浩偉學業受挫,但多才多藝,喜歡音樂、籃球、日本劍道,還參加模擬聯合國,對歷史也很感興趣。
「我們不要求他專心讀書、別搞這些有的沒的,反而是陪他嘗試各種才藝,還鼓勵他創劍道社、當社長。」興趣廣泛的張浩偉在華盛頓中學接觸統計學課程後,發現「原來數字很好玩,不是只有冷冰冰的公式」,於是開了竅,找到學習動機,功課也突飛猛進。
因緣際會 開始海外升學輔導
林佳佳認為,成就感要從生活周遭獲取,「你會拉小提琴,我不一定有辦法讓你登上小巨蛋,但我會幫你錄專輯和老師同學分享,跟你分享大家的回饋。」她也形容,升學輔導的另一個角度,「不過就是在幫學生做紀錄」。觀察每個學生平時的興趣、學習狀況,並傾聽、了解他們的個性,透過學習歷程的累積,打造最適才適性的生涯計畫。
大家可能會想,不管怎麼說,海外留學還是少數人的專利吧?但在林佳佳心目中,有沒有動機才是關鍵,她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
林佳佳分享,自己從小就讀音樂班,「我們家經濟曾有狀況,雖然讀音樂很花錢,但媽媽不讓我放棄,她告訴我:『教育是最值得的投資。』一直苦撐著支持我更上一層樓,所以我真的很努力。」
「同學上下學都是名車接送,我則搭爸爸的貨車,買一把最便宜的琴都要想很久,但我已經覺得很奢侈了。」在林佳佳優雅氣質中,幾乎看不出艱苦的痕跡,只能從她善解人意的溫暖中略窺一二。
在苦練之下,當年還是中學生的她,便開始擔任中提琴首席,代表台灣樂團出國巡演,見識到更寬廣的世界,讓她有了海外留學的念頭。
「很想大學就出國,媽媽也很支持我,但家裡真的付不起學費。」想要拓展視野的心願很強烈,林佳佳靠自己的力量,不但申請上美國印第安那大學音樂學院碩士班,更拿到全額獎學金。
林佳佳因在海外研讀碩士時表現優異,受到華盛頓中學張前校長的賞識,推薦到華盛頓中學擔任輔導老師,嘗試海外留學的輔導工作。起初抱持著試試看也無妨的心情任教,沒想到這一嘗試,就是十幾年。
她表示,留學經驗帶給她很大的改變,「以前我的生活除了練琴還是練琴,出國讓我發現學習可以很自由、很快樂。」也因此,她希望能透過自身的經驗幫助學生,讓更多年輕學子體驗這份珍貴的禮物,這也是她選擇做海外升學輔導工作的主因,「我想對每個孩子說,只要有心想成就自己,你也做得到。」
家長的信任讓她放膽教
「相信你是不平凡的」,這是她會真心對每一位學生說的話,「不要小看學生能做的事,青春有無限可能。」她分享,曾經帶過一名害羞的學生,沒有自信,總是戴口罩遮住半張臉,「連爸媽都拿她沒輒」。
林佳佳觀察到,這孩子喜歡拍照,便送上一台相機,鼓勵她在學校多拍照,也請她協助記錄老師同學的日常。「後來她越來越有自信,當她母親參與學校活動,看到自己的孩子能不戴口罩與人自然互動,感動落淚地告訴我:『從來沒有人能逼她拿下口罩,你是第一個!』」她更笑說,教育的「售後服務」是「終身保固」,許多學生即使早已大學畢業、進入職場,一有生涯規畫的煩惱還是會來請她幫忙。
對林佳佳而言,家長的信任是最好的支持。「我希望老師、家長和學生是黃金三角的關係」,她強調,親師之間、師生之間、親子之間的溝通同樣重要,且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更多空間和彈性。
林佳佳不只會向學生解釋「父母為什麼會這樣做」,同時還會和家長溝通「學習不是只有死讀書」的觀念,「爸爸媽媽看到孩子的改變會感動,會更相信孩子,也相信可以把孩子交給華盛頓,讓我們能放膽嘗試各種新事物。」
About 林佳佳
現職:華盛頓中學國際部升學輔導主任
學歷:美國印第安那大學(Indiana University)音樂學院碩士
經歷:華盛頓中學國際部升學輔導副主任、升學輔導員
本文由《English OK》提供
延伸閱讀》勇敢開口說英語 抓住機會變身千里馬
相關新聞
- 義守大學校長 以跨域創新建構國際大學2021-01-16
- 90後女生挖掘桌遊價值 入選富比士傑出青年2021-01-09
- 年後轉職必學!英文CV三句型 讓人資眼睛一亮2021-01-16
- 【NG 英文】廁所是空的、把垃圾拿去倒…這些句子這樣說對嗎?2021-01-18
- 【那些學校沒教的英文】What about it? 是什麼意思?2021-01-18
- 1118 英語快譯通2021-01-18
- 這4句療癒系英文,幫人打氣最好用!2021-01-13
- 【生活英文】天氣冷颼颼!『暖暖包』、『發熱衣』的英文怎麼說?2021-01-12
- 【那些課本沒教的英文】『Eighty-six it.』是什麼意思?2021-01-12
- 看外媒報導 展望2021學多益字2021-01-09
- 別用afraid!「我不怕冷」的英文怎麼說?2021-01-06
- "know a thing or two" 到底是知道很多還是很少2021-01-06
- 【商用英文】「銷售額」英文怎麼說?2021-01-04
- 『記得 cc 我』竟然不是台式英文?!2021-01-04
- 初老專用!「我記憶力變差」的英文怎麼說2020-12-23
- 「Living on easy street」,住在一條容易的街?2020-12-23
- 別再動不動用most 去掉英文裡的誇張味 2020-12-20
熱門文章
- 川普下台前再打華為一拳 傳撤銷已核發的供貨許可2021-01-18
- 準白宮幕僚長:拜登將在上任首日宣布12項行政命令2021-01-18
- 拜登20日上任 先解四大危機2021-01-18
- 高盛分析師喊賣蘋果 估iPhone換機率今年再下滑2021-01-18
- 拜登就職前夕 華府封城2021-01-18
- 傳拜登提名兩位老手執掌華爾街監管機構 銀行業剉咧等2021-01-18
- 打死不說!庫克對Apple Car進度保密到家2021-01-18
- 羅比尼:拜登任期將不平靜 暴動和網攻恐頻傳2021-01-18
- 英富豪布蘭森太空夢 首次空投火箭發射衛星成功2021-01-18
- 拜登主政 市場押注基建、景氣循環股 2021-01-18
- 美國準財長葉倫將赴國會 將重申不干預美元走勢2021-01-18
- 夏普用面板廠無塵規格生產口罩 每日量產70萬片2021-01-18
- 泰國想做疫情避難天堂 為何卻沒人要去?2021-01-18
- 亞洲地區搶發美元債 14天舉債逾450億美元2021-01-18
- 越南叫車平台攜手金融業者 成立數位銀行2021-01-18
- 挪威對輝瑞疫苗安全性存疑 上調接種後預估死亡人數2021-01-18
- 1118 英語快譯通2021-01-18
- 法商道達爾退出美石油學會 凸顯歐美巨頭分歧擴大2021-01-18
- 西非海盜猖狂 航運一哥籲各國強力應對2021-01-18
- 可樂大廠打破傳統 不在超級盃投放電視廣告2021-01-18
- 奈及利亞糧食價格大漲 上月CPI升抵三年高點2021-01-18
- 日本散戶大舉湧進 股票基金去年規模創高2021-01-18
- 英國外送業者獲大咖投資 Deliveroo估值逾70億美元2021-01-18
- 【NG 英文】廁所是空的、把垃圾拿去倒…這些句子這樣說對嗎?2021-01-18
- 【那些學校沒教的英文】What about it? 是什麼意思?2021-01-18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