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美軍空襲伊朗三處核設施 德黑蘭國會批准封鎖荷姆茲海峽

本文共472字

經濟日報 編譯盧思綸/台北報導

美軍21日空襲伊朗三處核設施,伊朗官媒稱德黑蘭國會已批准封鎖荷姆茲海峽作為報復,但最終決定權握在伊朗國安委員會手中。無論伊朗如何回應,國際社會都高度警戒。

專家普遍認為,此舉對伊朗自身也將造成重大傷害,即使情勢惡化導致短暫封鎖,歷史經驗顯示,石油與天然氣供應中斷的衝擊往往迅速消退,市場回穩只是時間問題。

國會山報報導指出,儘管伊朗國會已經表決通過封鎖荷姆茲海峽,但最終仍需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拍板。目前全球高度關注伊朗的下一步行動。

根據華爾街日報,全球約20%石油和天然氣由此通行,每天數十艘巨型油輪進入兩條各寬2英里的航道(約3.22公里),航道間則有2英里的緩衝區。

報導指出,這些供應對全球汽車、化工業與發電廠至關重要,也支撐極度依賴能源的中國經濟,並左右美國消費者加油與搭機的費用。伊朗過去陷入緊張局勢也曾騷擾區域內外國籍油輪,且時不時威脅封鎖荷姆茲海峽。倘若成真,恐重創金融市場,導致全球能源價格暴漲。

許多油市交易員與能源業高層認為,伊朗封鎖荷姆茲海峽將是玉石俱焚的戰略手段,而且可能性不大。油輪追蹤公司22日表示,海峽航運仍照常進行。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川普稱風電與太陽能不利電網 德州經驗顯示並非如此
下一篇
新聞解析/台灣適用嗎?川普提高基本關稅訊息語焉不詳 徒留揣測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