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062字
美國總統川普在伊朗核危機中進退維谷。他曾想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卻選擇暫緩兩周,賭注是以色列對伊朗核設施的持續打擊或德黑蘭在談判桌上的讓步,能實現他長期追求的目標:終結伊朗的鈾濃縮計畫。然而,這一策略風險極高,若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認定川普在虛張聲勢,選擇承受以色列的轟炸並堅持濃縮鈾的權利,川普將面臨巨大壓力,需下令攻擊一個雖受重創但仍有反擊能力的敵人。
華爾街日報分析,川普自第二任期開始,堅持伊朗不得進行鈾濃縮,儘管德黑蘭聲稱其計畫僅用於和平目的,但這也是核武的關鍵技術。然而,他同時試圖避免捲入中東戰爭,擔心美國軍隊陷入無止境衝突,即使美以聯手重創伊朗核設施。曾任多屆政府中東事務高官的羅斯(Dennis Ross)表示,川普的策略要成功,哈米尼必須確信川普準備動武而非虛張聲勢。他建議川普應明確警告伊朗,設定外交的最後期限與避免軍事行動的條件。
20日被問及伊朗危機是否類似2003年伊拉克戰爭時,川普否認,稱伊拉克「無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伊朗「數周或數月內」可能擁有核武,「我們不能讓這發生。」他駁斥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Tulsi Gabbard)指伊朗未決定造核武的評估,直言「她錯了」,並強調若採取軍事行動,不會動用地面部隊。
專家指出,摧毀深埋山中的福爾多(Fordow)濃縮設施,最有效方式是使用美軍B-2轟炸機搭載的鑽地炸彈。川普上周批准攻擊計畫,但暫未下令,觀察德黑蘭是否放棄核計畫。以色列分析人士認為,若川普遲不行動,內唐亞胡可能因擔心美國最終不介入,獨自對福爾多發動風險更高的攻擊。
川普明確反對伊朗擁有核武,但對軍事行動態度曖昧。他提前離開G7峰會,稱需回國參加國家安全會議,討論終結伊朗核計畫的「真正方案」,並於兩天後宣布再給兩周時間。他透過白宮發言人李維特表示:「鑑於近期可能與伊朗展開談判的機會,我將在未來兩周內決定是否採取行動。」
儘管川普信號混亂,伊朗領導人記得他曾採取果斷行動,如2020年1月下令無人機擊殺伊朗將領蘇雷曼尼(Qassem Soleimani)。但2019年伊朗擊落美軍無人機後,川普因擔心傷亡過多而取消對伊朗領土的報復打擊。政治上,這兩周暫緩讓川普在共和黨內部的鷹派(如參議員葛拉漢,主張軍事行動)與孤立派(如前策略長巴農,反對美軍介入)間尋求平衡。副總統范斯試圖調和分歧,稱川普展現「克制」,但可能採取進一步行動終結伊朗濃縮計畫。
軍事上,兩週暫緩讓美軍有時間在中東部署更多兵力,準備應對伊朗可能的反擊。以色列的持續攻擊削弱伊朗飛彈能力,若美國加入戰局,將面對較弱的伊朗軍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