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奇特「海蜘蛛」生態首曝光 活在黑暗深海、靠吃甲烷細菌長大

本文共917字

聯合報 編譯梁采蘩/即時報導

具有強烈溫室效應的甲烷,雖然因助長地球暖化而廣受關注,但根據最新研究,在深海黑暗世界裡,它卻成了某些神秘生物的營養來源。

科學家在美國西岸外海發現3種過去從未記錄的新型海蜘蛛物種,牠們可能與細菌共生,並在深達數千英尺、甲烷氣體從海床滲出的「甲烷滲漏區」中繁衍生存。

該研究16日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指這些海蜘蛛的外骨骼上附著細菌,細菌則將富含碳的甲烷與氧氣轉化為糖分與脂肪,供蜘蛛吸收,形成互利共生的關係。

「就像人早餐吃蛋,這些海蜘蛛會大嗑自己的身體表面,把附著的細菌當作營養來源,」該研究首席調查員、西方學院生物系主任高弗瑞迪(Shana Goffredi)表示,這種獨特的進食方式過去在海蜘蛛身上從未被發現。這種海蜘蛛體型透明且極為嬌小,長度僅約1公分,因此活動範圍可能相當有限。

高弗瑞迪說,一般海蜘蛛與陸地上的近親較為相似,會用類似管狀的大型尖牙捕捉並制伏柔軟的獵物,例如水母,然後吸取體液。但這次觀察到的新物種是Sericosura屬,缺乏捕食所需的附肢,反而更像是農夫一樣,從自身體表「收穫」依賴甲烷滋養的細菌。

德國普朗克海洋微生物研究所共生研究部門主任杜比利耶(Nicole Dubilier)解釋,海生物死亡後,屍體會沉入海底並被沉積物掩埋,在分解過程中釋放出甲烷,這些氣體以氣泡形式從沉積層裂縫中逸出。為了留在這些氣泡附近,以甲烷為食的微生物會附著在海洋動物身上,而不隨海流漂走。

研究團隊透過分析海蜘蛛體內的同位素,確認這些細菌不只是搭便車,實際上也成了海蜘蛛的食物。

「這正是這種共生關係的奇妙之處:對細菌而言,附著在海蜘蛛身上就像進入了一個『恰到好處』的黃金地帶,所需的一切條件都具備了,」杜比利耶說,「即使有80%的細菌會被海蜘蛛吃掉,只要剩下的20%能繼續生存與繁殖,這場交易依然值得」。

杜比利耶指出,Sericosura屬海蜘蛛是首批被發現以甲烷滋養細菌為食的海蜘蛛物種,但其他深海生物,如管蟲與海綿,早已知也採取這種罕見的進食方式。

由於深海生態系可能在防止甲烷進入地球大氣中扮演關鍵角色,高弗瑞迪表示,未來有一天,也許可以培養與海蜘蛛共生的這類細菌,應用於其他環境,協助淨化水質、降低污染。

科學家在美國西岸外海發現3種過去從未記錄的新型海蜘蛛物種,牠們可能與細菌共生,並...
科學家在美國西岸外海發現3種過去從未記錄的新型海蜘蛛物種,牠們可能與細菌共生,並在深達數千英尺、甲烷氣體從海床滲出的「甲烷滲漏區」中繁衍生存。圖/PNAS
研究指出,Sericosura屬雌海蜘蛛交配時,會從「膝蓋」位置釋放數百顆卵,而...
研究指出,Sericosura屬雌海蜘蛛交配時,會從「膝蓋」位置釋放數百顆卵,而雄蜘蛛則會將卵收集起來,繞成像手環一樣的囊狀結構,綁在自己腿上。幼蛛孵化後,原本寄生在父蜘蛛身上的細菌會轉移附著到剛孵化的幼體上,成為牠們初期的食物來源。圖/SFGATE/Shana Goffredi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二戰結束80年 索羅門群島深海尋獲日本驅逐艦殘骸
下一篇
川普推可口可樂配方改蔗糖比較好?專家:3高風險一樣上升 少喝最好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