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496字
美國公債是傳統的避險資產,地緣政治動盪或不確定攀升時,恐慌的投資人會衝向美債市場,推高美債價格、並壓低與價格呈反向走勢的殖利率。但上周以伊衝突爆發時,並未出現這種情況。
上周五(13日)中午,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較以伊衝突前上揚6個基點。而公債需求攀升的國家,主要在亞洲,以澳洲居首,該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跌8個基點;紐西蘭、日本、南韓、新加坡的同天期公債殖利率也挫低,這意味需求提高。
雖然光憑13日一天的數據,不足以斷定美債失去避險地位,但近來許多指標都指向此一方向。最明顯的或許是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時,美股暴跌,以往這會出現避險潮,帶動美債殖利率走低,但關稅發布後,美債殖利率走升,反倒是其他已開發國家的公債殖利率下跌。
不計美國公債,投資先進國家政府公債的兩大ETF,分別是SPDR彭博國際政府債券ETF(代號BWX)與iShares國際政府債券ETF(IGOV),兩者今年迄今漲幅各為8.37%、10.23%,遠優於iShares 7-10年期美國公債ETF(IEF)的1.7%。
由此可見,替地緣政治危機避險的債市部位,需要分散配置,不能再把美債視為避險潮的主要受惠者。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