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怕戰時血袋短缺!台灣太依賴進口 林靜儀:推動國產

本文共661字

經濟日報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

台灣政府計劃推動本土自製血袋,而血袋是戰場上拯救生命的重要物資。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林靜儀接受彭博資訊專訪時表示,衛福部正與國安會等其他政府機構密切合作,要提升台灣的緊急醫療應變能力。

林靜儀向彭博表示,強化國內重要醫療物資的產能,包括血袋在內,是提升台灣緊急醫療應變能力策略的一環。此外,也要確保醫療物資進口的穩定性。

林靜儀說:「新冠疫情和烏克蘭戰爭凸顯出基本藥品與醫療設備單純仰賴外國來源的風險。」烏克蘭對抗俄羅斯期間,醫療資源吃緊,氧氣和藥物等物資短缺。

林靜儀表示,台灣目前依賴進口供應血袋,因為進口血袋比在國內生產成本低。血袋主要由醫療級PVC材料製成,用於採血、儲存與輸血。在戰時,穩定的血袋供應對於挽救軍人性命至關重要。

賴清德總統自一年多前上任以來,已將做好戰爭準備列為施政重點。去年,他召開首次「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會議,討論如何確保關鍵能源設施與基礎建設能在危機中持續運作。

儘管在台北的官員淡化短期內兩岸發生衝突的可能性,但美國國防部長赫塞斯(Pete Hegseth)近期警告,必須為中國侵台威脅做準備的急迫性提高。

彭博資訊報導指出,知情的台灣官員透露,至少從去年起,美國就對台灣的血液庫存與分配能力提出關切。具體問題包括台灣是否有足夠的電力供應與血庫備用電力系統。一名官員補充說,美方也擔憂冷鏈物流與儲存設施是否充足。

根據國防部今年3月提交立法院的報告,台灣計劃年底前設立首座血液捐贈中心,並在2026年建立一套中央管理的血液供應系統。

彭博報導說,對於提升醫療應變能力的相關計畫,台灣國安會周二不願置評。

台灣政府計劃推動本土自製血袋,而血袋是戰場上拯救生命的重要物資。美聯社
台灣政府計劃推動本土自製血袋,而血袋是戰場上拯救生命的重要物資。美聯社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赴華府談判關稅 義外長:應與美對話拒靠攏中國
下一篇
不只 Gogoro!全球創投業者都在押注電池換電需求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