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15字
路透取得的報關資料顯示,今年 3 至 5 月,鴻海自印度出口的 iPhone 幾乎全數運往美國,比率高達 97%,遠高於 2024 年平均的 50%。可見蘋果為避開川普對中國大陸製產品課徵的高額關稅,正重新調整供應鏈布局。
資料指出,鴻海 3 至 5 月自印度出口 iPhone 金額達 32 億美元,其中平均 97% 流向美國;過去這些手機還會分銷至荷蘭、捷克和英國等市場。
今年 5 月,鴻海對美出貨的印度製 iPhone 金額接近 10 億美元,僅次於 3 月創下的最高紀錄 13 億美元。
印度和多數美國貿易夥伴一樣,須繳 10% 的基本關稅,目前正設法談成協議,以免被課以川普 4 月宣布後又暫緩的 26%「對等」關稅。
今年前五個月,鴻海已自印度向美國出貨 iPhone,金額達 44 億美元,超越 2024 年全年總額 37 億美元。
蘋果為規避關稅、避免自大陸輸美手機成本飆升,正加速印度產線。今年 3 月,蘋果包機將價值約 20 億美元的 iPhone 13、14、16 和 16e 運往美國。
路透報導,蘋果也遊說印度機場當局,將南部泰米爾納德省清奈機場的報關時間從 30 小時縮短至 6 小時;這座機場是 iPhone 出口的重要樞紐。
市調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資深分析師辛哈(Prachir Singh)說:「我們預估,2025 年印度製 iPhone 將占全球出貨量 25% 至 30%,高於 2024 年的 18%。」
報關資料顯示,印度另一家規模較小的 iPhone 供應商塔塔電子(Tata Electronics)今年 3、4 月平均將近 86% 的產量運往美國;5 月數據尚未公布。
資料顯示,隸屬印度塔塔集團的塔塔電子去年 7 月才開始出口 iPhone,去年僅有 52% 的出貨流向美國。
蘋果歷來每年在美國銷售逾 6,000 萬支 iPhone,其中約 80% 為中國大陸製造。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