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美元因降息預期重挫 歐元升至近四年高點 日圓瑞郎大漲

歐元兌美元匯率12日上升至近四年新高。  路透
歐元兌美元匯率12日上升至近四年新高。 路透

本文共1151字

經濟日報 編譯黃淑玲/綜合外電

美元周四(12日)重挫,因為美國5月通膨數據低於預期,顯示美國聯準會(Fed)可能會比預期更早恢復降息。同時,因中東緊張情勢升高,避險貨幣日圓與瑞士法郎受益走強。另外,歐元兌美元亦飆升至近四年新高。

衡量美元對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DXY)周四收跌0.5%,至97.95,盤中一度觸及97.786,是2022年3月以來最低點。

美元12日兌日圓也跌至約一周低點;兌瑞郎跌至兩個月低點。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5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升幅低於預期,因為航空票價等服務成本下滑,報告一出,削弱了美元。周三已先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據同樣低於預期,反映美國通膨趨緩。

瑞銀(UBS)駐紐約的外匯分析師Vassili Serebriakov表示,目前尚未在通膨數據中看到對於關稅上升的反映,但美國經濟成長似乎正在放緩。他說:「市場已經預期聯準會今年將降息兩次,這比上周的預期還多。這些數據可能讓聯準會更早或更大幅度地啟動降息。」

追蹤聯準會政策利率的期貨顯示,市場越來越預期聯準會將從9月開始連續兩次降息。而在最新通膨數據發布前,市場是預期9月與12月各降息一次。

在美國5月生產者與消費者物價均表現疲弱後,野村證券下修了對美國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平減指數的預測,從PPI數據前的0.349%降至0.169%,如此一來,三個月年化的核心PCE通膨率將降至1.52%,成為2020年11月以來最低。野村在報告中指出:「連續三個月的核心PCE月度數據溫和,顯示通膨的基本趨勢最近有所放緩。」

中東局勢升溫以及美中貿易協議的脆弱性,也促使投資人轉向日圓和瑞郎等避險資產。分析師指出,美元是衡量貿易談判情緒的重要指標,而地緣政治不穩定則使瑞郎與日圓受青睞。

周四午後交易中,日圓兌美元升值0.7%,報143.59日圓兌1美元,稍早盤中則是一度觸及一周高點。瑞郎兌美元匯率則是上漲逾1%,至0.8114瑞郎兌1美元,稍早盤中曾觸及0.8104,為4月22日以來最高。

歐元兌美元匯率12日更是觸及2021年10月以來新高,報1歐元兌1.1632美元,最後上漲0.8%,至1.1576。一些分析師認為,歐元的上漲同時受到歐洲央行(ECB)立場偏鷹的支撐,因為ECB暗示,先前一年來的寬鬆周期可能暫停,因通膨終於回到2%的目標。

瑞銀Serebriakov也提到:「美元正在失去部分避險屬性。我認為歐元因此受益,因為它是全球第二大儲備貨幣、第二大貿易結算貨幣,並且是美元的首要替代選擇。」

在貿易方面,川普表示,他願意延長7月8日與其他國家完成談判的期限。但他補充說,美國將在未來幾周向數十個國家發出信函,列明貿易條件,這些國家可以選擇接受或拒絕。部分投資人指出,這意味著7月9日美國進口關稅調高的風險仍在,這對美元不利。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川普對俄50天期限怎麼算的?專家:吻合1時機「有利談判」
下一篇
黃仁勳:美國想在AI領域領先各國 關鍵是人 要先鎖定「這個國家」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