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32字
距離美國緩徵對等關稅的7月9日期限已不到一個月,總統川普和財長貝森特11日都透露,有意為展現談判誠意的貿易夥伴延長期限,但川普也表示,他計劃未來兩周致函貿易夥伴,片面設定關稅稅率,「要不接受,要不拉倒」。分析師認為,這番言論是要提高貿易談判的急迫性。
川普在華盛頓甘迺迪中心觀看表演之前表示,美國正與約15國進行貿易協商,包括南韓、日本及歐盟,他可能願意延長期限,以完成談判,「我們正在磋商協議條件」,「我們正和許多國家往來,它們都希望和我們達成協議」。但他也說,延長期限並非必要。
川普表示,美國未來幾周可能直接寄出信函給其他數十個國家,片面指定貿易協議條件,「到某個時候,我們就直接發信了。我想你們都懂,這就是協議,要不接受,要不拉倒」,「你不一定要接受,你也不一定要在美國做生意」。目前還不清楚川普是否會履行諾言,因為他過去常設定兩周的行動期限,但往往延後或根本沒下文。例如,他5月16日曾聲稱,將在未來兩到三周為貿易夥伴設定關稅稅率,但迄今美國唯一達成的僅有與英國的貿易框架,以及與中國大陸的關稅戰休兵協議。
貝森特11日出席聯邦眾議院聽證會時表示,美國有18個重要貿易夥伴,政府正致力於與這些國家達成協議。對於歐盟這類「真誠談判」的經濟體,高度可能延長談判期限,但若對方不想談,「我們也不會繼續」。這是首度有川普政府官員暗示,可能靈活調整既定期限。
澳洲國民銀行駐雪梨策略師卡特里爾(Rodrigo Catril)認為,川普最新放話可能是要提高貿易談判的急迫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