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63字
美中雙方就落實日內瓦共識的框架達成共識,分析師指出,雖然結果算正面,但此一協議只是戰術性緩和局勢,而非戰略性調整,供應鏈壓力短期會得到緩解,但潛在的科技角力和未來發生摩擦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Pepperstone研究主管韋斯頓表示,魔鬼藏在細節裡,雖然結果顯然是正面的,但美股大盤沒什麼反應,人民幣和澳幣也只小幅變動,顯示這都在市場預期之中,重點是細節,特別是有多少稀土流向美國,以及美國晶片有多少能不受限地銷往中國大陸。
雨樹合夥公司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林耿巍說:「美中都有壓力,也都想達成協議,談判暫時取得進展,卻改變不了美中之間永不止歇的競爭關係。美國不會完全取消晶片出口限制,但可能因為北京施壓及自己國內半導體業叫苦連天,稍微放寬部分管制。」
澳洲聯邦銀行外匯策略師孔恩認為:「有關潛在的貿易協議有所進展的暗示,對市場都能產生正面影響。儘管細節不多,但只要雙方繼續談,市場就會開心。要達成全面貿易協定很艱難,要花很長的時間,通常是數年之久。我懷疑這次會談得到的框架並非全面性方案。緊張局勢現在雖降溫,過幾個月肯定又再升級。」
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投資總監辦公室另指出,「在我們看來,貿易方面的風險很可能持續存在,但市場也日益習慣高風險的談判」,建議投資人利用近期波動,逐步布局股市或平衡投資組合。除了美股外,看好在歐洲的投資機會。亞洲方面則偏好台灣和印度股票,以及中國大陸的科技股。
Global X投資策略師則說,人民幣匯率已反應了貿易樂觀情緒,美中之間需要更多具體措施,人民幣才能延續漲勢。
延伸閱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