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免費 LINE POINTS 大放送!


會員限定好康!輕鬆兩步驟
✅ 打開 App
✅ 左上角登入會員


訂戶還能加碼抽
💰 輕鬆坐等領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免費 LINE POINTS 大放送!


會員限定好康!輕鬆兩步驟
✅ 打開 App
✅ 左上角登入會員


訂戶還能加碼抽
💰 輕鬆坐等領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陸企因貿易戰供應鏈去除外國零件 可能成為長久策略

埃斯頓自動化在商展中介紹公司生產的工業機器人。   美聯社
埃斯頓自動化在商展中介紹公司生產的工業機器人。 美聯社

本文共508字

經濟日報 編譯黃淑玲/綜合外電

中國大陸企業正加快從供應鏈中去除外國零件,因應美國要趕緊與中國脫鉤的威脅。

在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大陸商品祭出超高的進口稅率後,過去幾周以來,就有超過20多家在上海、深圳上市的陸企告訴投資人,他們擴大採購國內的投入原料以取代外國產品;或是預期將受惠於業界的採購在地化。

金融時報說,半導體業、化學產業、醫療器材業等陸企的財務申報文件顯示,川普貿易戰造成的可能影響,是企業永久調整供應鏈。

北京當局其實從喊出「2025中國製造」以來,已長久推動產業自給自足,現在川普關稅以及中方的報復關稅,為這項政策產生更強驅力。

例如,中國大陸工業機器人領導廠商埃斯頓自動化,就在上個月的年報裡對投資人說,公司很快掌握到先前採用外國品牌產品的重量級客戶。該公司同時優化自身的供應鏈,在原物料方面,增加國產的替代品。

埃斯頓一位經理表示,提升在地採購能降低成本,而且「這不僅是因為貿易戰,而是整個全球經濟都不穩定。我們必須能夠準備好更換供應商」。

中國大陸矽材料公司神工半導體也告訴投資人,公司會去除外國供應商以「加強危機韌性」。神工一位經理說,他們不進口美國產品,改日本、南韓和歐洲尋找替代的化學試劑供應商,同時也推動採購在地化,避免進一步風險。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北韓官媒:出包驅逐艦重新下水 金正恩允再造兩艘
下一篇
伊朗反擊了!朝以色列發射百架無人機 以軍「全力攔截中」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