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巴隆:「去全球化」正成為顯學 回歸高價值生產

本文共340字

經濟日報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

巴隆金融周刊(Barron's)分析,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的貿易政策顯示,「去全球化」正成為顯學,回歸在地化、高價值產品的製造商將受投資人青睞。

投資管理公司GMO新興市場股票主管狄維查說,川普去年11月二度入主白宮前,新冠肺炎已將近岸外包和雙重產能供應等名詞帶進製造業,但「低階製造業…算了吧。要回流應該是智慧財產權和高資本支出。」

巴隆金融周刊指出,回歸在地化、高價值生產的趨勢,將成為建造工廠的營建商、發電廠以及自動化技術供應商的利多。

川普提高關稅不利於依賴外國勞動力的企業,例如Nike股價從去年11月5日美國大選至上周五為止,已跌掉13%;汽車業也將因加拿大和墨西哥產品可能被徵收25%關稅而陷入動盪。但一些產業受創可能不足以讓川普政府做出重大轉變,因為去全球化正成為新顯學。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企業 ESG 支持擺脫化石燃料
下一篇
美關稅到底能賺多少錢? PIIE:白宮吹牛皮、政府淨稅收將大減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