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31字
川普當局大砍研究經費,讓美國科研人才惴惴不安,歐洲及其他區域的研究機構趁機向他們招手,期能延攬生物醫學到人工智慧(AI)等領域的專業人才。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美國科學界面臨來自川普政府的雙重威脅:一是刪減預算,二是限制與某些主題相關的研究,比如多樣性(diversity)、疫苗、氣候變遷的人為因素等。好幾個歐洲國家的研究員和高層機構主管說,資歷深淺不一的美國同儕接洽他們,討論可能的跳槽事宜。
英國劍橋大學副校長普倫蒂絲(Deborah Prentice)說,延攬美國人才的計畫「無疑已開始籌備」,倘若研究團隊裡有亟欲延攬的美國人才,可能對其提供資金。普倫蒂絲曾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任職,她說不少美國朋友與以往同事都寫信來問,要如何轉赴英國?
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政府關係主管卡尼(Joanne Padrón Carney)說,包含中國及法國在內的國家,也樂於吸引美國研究人才,轉往當地的大學、實驗室與產業界。她說,「其他國家發覺這是可以善用的良機。」
歐洲研究委員會(ERC)主席蕾普汀(Maria Leptin)表示,美國政治氛圍「阻礙獨立研究者導向的研究」,並且引發歐洲同僚的焦慮。她說,「我們能做的是告訴美國同事,只要覺得獨立科學工作的選項遭受威脅,歐洲研究團體及出資者歡迎他們過來,不必顧慮國籍。」
川普政權引發的動盪也使美國及海外研究者不禁開始思考,美國是否正在改寫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模式,即由國家鼎力支持廣泛領域的科學研發,以推動創新與經濟成長。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