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28字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第25天,「川普交易」開始降溫。加密幣下跌,美元走弱,美股標普500指數則變化不大。意外的是,投資香港上市的大陸股票,卻意外成了表現亮眼的交易。
自1月17日收盤以來,恒生國企指數已大漲13%,是彭博追蹤全球92個基準指數表現最佳表現者,其次是恒生指數,漲幅12%。
在港上市陸股近期表現亮眼
陸股表現搶眼的原因顯然不只一個。一方面,川普原先揚言對中國大陸採取強硬態度,但他目前相對節制。他對大陸產品加徵10%關稅,遠低於他競選期間威脅的60%以上。
更可能的原因是,DeepSeek橫空出世,讓中國大陸在科技競爭力上迅速竄升。該公司上月推出一款可以低成本和美國同業競爭的AI模型,震撼了全球科技業。這一進展也促使很多人重新檢視AI的應用方式,也讓基金經理人重新考慮曾被認為「不可投資」的大陸市場。
電子商務、科技和電動車題材火熱
在港股這波漲勢中,電子商務、科技和電動車(EV)製造商遙遙領先,阿里巴巴、聯想和比亞迪漲幅均在33%以上。香港一直是中國科技股上市的重心,也因此恒生國企指數表現優於大陸內地股市。單單在周三,阿里巴巴因媒體報導正和蘋果合作在大陸推出AI功能,股價應聲大漲逾8%。
不過,這波漲勢也可能像以往的陸股行情一樣,只是曇花一現。恒生國企指數長期表現紀錄不佳,儘管最近上漲,但過去五年仍下跌27%,在全球表現敬陪末座。
話說回來,這也表示從價位來看,大陸科技股在當前全球AI熱潮中仍算便宜。此外買氣強勁。根據高盛交易員的報告,上周避險基金淨買入大陸股票創下四個多月以來最高。恒生國企指數周三也收在去年10月來最高水準。
資金也吸引資金。本周二,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提交申請,計劃在香港上市,可能籌資50億美元,這將有助於推動香港經歷低迷後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市場復甦。
彭博指出,川普積極推動一個由美國主導的單極世界秩序之際,陸股挑戰了這種單極化的格局,成為美國市場的替代選擇,這無疑是一大諷刺。畢竟,美國市場長期以來一直是全球首選。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