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45字
【閱讀集點 好禮雙重奏】
1點已入帳!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中國記憶晶片大廠長鑫存儲正迅速攻占全球市場,蠶食南韓競爭對手的地盤,繼大陸人工智慧(AI)新秀DeepSeek崛起之後,進一步強化北京在AI先進領域擺脫外國技術的進展。
據深圳顧問公司前瞻產業研究院估計,在全球規模900億美元的DRAM市場,長鑫存儲市占率從2020年接近於零增至去年的5%。分析師預測,其增速可能「滾雪球式」擴大。
FT指出,長鑫存儲也率大陸之先進軍高頻寬記憶體(HBM)市場。HBM是運作AI系統的重要元件。
知情人士透露,長鑫存儲目前在上海附近建設一座28萬平方米的晶圓製造廠,將納入生產HBM2產能。SK海力士計劃今年開始量產的HBM4,長鑫存儲的產品落後兩代。
不過,長鑫存儲擴大HBM2產能預料將進一步加劇對三星電子的壓力,三星仍在設法通過輝達嚴格的測試,以爭取HBM供應商的資格。
長鑫存儲的崛起已威脅到三星、SK海力士、美光(Micron)在DRAM稱霸的地位。2023年,單單這三家公司合計便占DRAM市場96%的營收。
野村亞太證券研究主管 CW Chung 說:「這不是技術優勢的問題,而是產量的問題;也就是說,三星尤其受到供應過剩和晶片價格下跌的嚴重衝擊。」
野村指出,長鑫存儲積極擴大DDR4的產量,已從2022年每月7萬片晶圓,達到去年每月20萬片,足以取得全球DRAM市場15%的市占率。
根據顧問公司SemiAnalysis的資料,長鑫存儲去年也開始量產DDR5。DDR5是由南韓SK海力士於2020年率先商業化,目前是DRAM中最先進的類別。
顧問公司TechInsights副董事長G Dan Hutcheson指出,儘管長鑫存儲的全球市占率相對較小,且主要集中在中國大陸,但在高度商品化的DRAM領域的快速進展,造成了「滾雪球效應」。
Hutcheson說:「市占率越高,產量就越大,良率也越高,成本隨之降低,進而再度提升市場占有率,」「這正是南韓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將日本逼出記憶體市場的方式,而現在同樣情況發生在南韓身上。」
分析師指出,自2023年以來,長鑫存儲也利用了美國出口管制中的漏洞取得美國先進的晶片製造設備,用來生產其最先進的晶片。此外,長鑫存儲去年被美國商務部移出黑名單外,如今得以和美國業者續有生意往來。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