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基辛格無預警退休 英特爾發展路線再轉彎?

本文共834字

經濟日報 財訊雙週刊

文/林宏達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美國東岸時間,12月2日早上8點半,半導體大廠英特爾官網發出聲明,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 宣布退休,12月1日已正式生效。

英特爾董事會並指定兩個人接下棒子,一個是財務長David Zinsner,一位是產品部門執行長Michelle Johnston,董事會成員Frank Yeary 則將出任臨時執行主席,董事會將尋找新的執行長。

基辛格此時離開,離他於2021年上任僅3年多時間,似乎顯示英特爾重返半導體製造遇上將難以逆轉的挑戰。因為,在美國大選後,新任美國總統川普才公開表示,美國晶片法案是個昂貴、錯誤的政策。

其實基辛格當年回任前,前任英特爾執行長史旺,是財務長升任,外界傳言英特爾有意將英特爾製造部門獨立成一家公司。之後選擇基辛格接任,代表英特爾要重回製造加IC設計的路線。他在任英特爾時在美國亞歷桑那州、俄亥俄州、馬來西亞等地興建新廠,並舉辦首屆晶圓代工大會,公布晶圓代工路線圖。但英特爾毛利率愈來愈低,基辛格退休前,今年第三季,英特爾毛利率只有39.5%,在他上任前,2020年第四季,英特爾毛利率是56.8%。

基辛格尚未傳出退休時,搶在川普上任前,英特爾發出的另一則公告,是英特爾和白宮敲定78億6千萬美元的政府補助。可以想像,由於川普不支持晶片法案,英特爾想靠美國政府投資晶圓廠,難度會高得多。未來英特爾的發展路線,再度引發關注。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基辛格在英特爾資歷前後超過40年,他和英特爾前執行長葛洛夫關係深厚,前英特爾資深副總裁虞有澄也曾在自傳中提到,一路提拔基辛格發展。

但當基辛格離開後,英特爾恐難再找到另一個足以再引領英特爾重返製造的大將。英特爾又將回到財務掛帥的時代,分拆晶圓製造事業勢將重回話題。

延伸閱讀:

世大化成靠王永慶加持打造自有品牌 泡綿老廠大進擊,變身智慧床墊製造商

基辛格無預警退休 英特爾發展路線再轉彎?

全球第4大車廠斯泰蘭蒂斯執行長辭職 3因素搞垮業績不得不走人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財訊雙週刊》隔週四出刊,1974年創刊,是台灣財經雜誌中,最資深權威的財經專業媒體雜誌是創造兩岸三地政經投資理財議題,洞燭市場的先行者。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市場關注財報與川普新政 歐股多收紅
下一篇
川普擬對陸加徵10%關稅 報復毒品芬太尼流入美國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