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南韓政局失序、美日領袖失勢 同盟面臨破局危機

本文共1006字

中央社 記者廖漢原紐約4日專電

南韓總統尹錫悅無預警宣布戒嚴,在國會通過撤銷下又解除,政局混亂,引發美國高度關切。由於美國總統拜登即將交棒,華府權力處於真空狀態,日本首相石破茂聲望低迷,自民黨在國會未過半,今年正式成形的美日韓聯盟都面臨領袖失勢危機。

尹錫悅6小時的驚悚戒嚴發生在最重要盟邦美國政權移轉的尷尬時刻,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與副國務卿康貝爾(Kurt Campbell)都忙於任期內最後的外交任務,白宮與國務院在尹錫悅發表未預期的電視談話後才知道變局。

拜登任內最重要的外交成就之一是重新穩固美日韓同盟,共同處理北韓、中國與俄羅斯的地緣政治與軍事壓力,如今民主黨將交出政權,3國領袖都處於前景難料狀態。

前亞太助卿羅素(Daniel Russel)在紐約時報(NewYorK Times)指出,面對北韓、中國、伊朗與俄羅斯的龐大壓力下,許多國家仰賴日、韓、澳洲等國,才能繼續支持民主,維持良好政府治理與民主體制。

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東北亞資深研究員克林諾(Bruce Klingner)早前認為,美國外交政策變化可能是美日韓聯盟中的弱點,如今尹錫悅的政治自殘行為,加上石破茂聲望低迷,現在美國得與2個弱勢領導者對抗中國。

尹錫悅面臨在野黨發動彈劾,南韓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若擔任總統,外交政策又將擺動,石破茂同樣面臨自民黨國會席次不過半與支持度低迷難題,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僅對「領袖外交」具高度興趣,無意發展結盟,至今未評論南韓局勢。

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資深副會長車維德(Victor Cha)在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表示,如果尹錫悅被彈劾或被迫下台,對美國來說是重大損失。拜登必須在尹錫悅作為美國同盟及區域策略的價值與是否能在國內政治生存之間取得平衡。

尹錫悅是美日韓3邊合作框架的主要推動者,3國元首於2023年在大衛營(Camp David)舉行峰會破冰合作,今年夏天簽署備忘錄,聯盟制度化;2023年美韓公布「華盛頓宣言」(Washington Declaration),美國的核嚇阻延伸至朝鮮半島,尹錫悅同樣是幕後推手。

南韓短暫戒嚴雖和平落幕,但後續國際效應持續。紐時報導,美韓軍方高階將領已暫停討論核嚇阻議題,石破茂有意明年1月訪問首爾,也恐將調整。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美國財政部稱中國大陸駭客入侵400多台電腦 聚焦制裁和國際事務等材料
下一篇
購物季效應 美零售銷售升溫 強化聯準會審慎降息預期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