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全球塑膠公約難產 產量設上限最大爭點

本文共362字

經濟日報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

近200國代表1日在全球減塑會議的最後一天緊鑼密鼓協商全球塑膠公約,最後仍未能達成共識。其中,「雄心壯志聯盟」、「志同道合聯盟」兩大陣營歧見深,最大爭議點在於是否對塑膠產量設定上限,即便「加班」協商,全球塑膠公約仍落空。

全球減塑會議敲定潛在結果的全體會議直到當地時間1日晚間9時才開始。會議主席瓦迪維索表示,還需要更多時間協商。

巴拿馬對於設定全球減塑目標提案,獲得美國和歐盟等100多國支持。全球生產超過4億噸的新塑膠產品,若不調整政策,塑膠產量到2040年時可能增加40%。

不過沙烏地阿拉伯等石化產品生產國強烈反對設定塑膠產量目標,希望公約能聚焦加強管理塑膠廢棄物與回收,並試圖運用阻撓共識決的程序策略,延後協商。

一些國家代表認為草案內容不夠強硬,迦納認為草案全都是自願措施,不會終結塑膠汙染,必須要有強制各方遵守的協定。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人們沒心情慶祝...去年全球香檳出口下滑近一成
下一篇
川普打算2月1日前對加墨課徵25%關稅 美股期指應聲跌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