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紐西蘭科學家發現新鬼鯊物種 潛行太平洋海底

本文共550字

中央社 威靈頓24日綜合外電報導

紐西蘭科學家今天表示,他們發現一種新的「鬼鯊」物種,這種魚潛行於太平洋海底,會在超過1.6公里深的海底捕食獵物。

法新社報導,威靈頓的國家水資源和大氣研究機構(National Institute of Water and Atmospheric Research)的科學家說,發現「澳大拉西亞窄吻幽靈魚」(Australasian Narrow-nosed Spookfish)棲息在澳洲與紐西蘭的深海中。

科學家是在沙塔海嶺(Chatham Rise)進行研究時發現樣本。沙塔海嶺是太平洋一個區域,從紐西蘭南島(South Island)附近往東延伸約1000公里。

鬼鯊或稱銀鮫(chimaera),是鯊魚與魟魚(ray)的親屬,但屬於骨骼完全由軟骨組成的魚類。

鬼鯊也有幽靈魚之稱,有令人難忘的黑色眼睛,淺褐色的皮膚光滑,沒有魚鱗。

這種魚使用獨特的喙狀嘴巴捕食深至2600公尺的甲殼類動物維生。

研究科學家菲努奇(Brit Finucci)說:「這樣的鬼鯊主要只活在海底。」

菲努奇還說:「牠們的棲地令人難以研究與監測,這意味著我們對牠們的生物學或威脅狀態所知不多,但也使得這類發現更令人興奮。」

幽靈魚先前被視為一種分布於全球的單一物種,但現在科學家發現牠們的基因和形態都與其他親屬不同。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繞地球14圈!亞洲貿易代表赴美談關稅已飛行770小時 台灣排第三
下一篇
川普經濟顧問米倫暗示 關稅推升物價的機率低到像「隕石撞地球」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