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107字
馬來西亞華人社團今天舉行紀念馬來亞二戰蒙難人民公祭活動,除宣讀祭文默哀外,也希望能夠銘記歷史,提醒戰爭的殘酷和和平的可貴。
日本於1945年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宣布投降,馬來西亞華人社團「吉隆坡廣東義山」(TheAssociation of Kwong Tong Cemetery Management KualaLumpur)今天在雪蘭莪華僑機工抗戰殉難紀念碑前舉行公祭儀式,逾百名大馬華人參與,儀式由交通部長陸兆福(Anthony Loke Siew Fook)等代表獻花、宣讀祭文、默哀,並三鞠躬行禮,再移步和平公園。
陸兆福今天在和平公園致詞時表示,二戰是人類最大悲劇,約有7000到8000萬人死亡,包括當時的馬來亞從1941年到1945年間有非常多馬來亞人犧牲,特別包括華人在內,「我們要永遠記得8月15日的這個日子」。
他指出,雖然二戰結束,世界各地仍有很多戰爭與面對戰爭情況,馬來西亞人民須了解並珍惜和平,戰爭只有帶來苦難,戰爭期間沒有經濟發展,導致社會動盪與國家停頓,吉隆坡廣東義山今天舉行公祭活動,目的是提醒現代幸福的人民珍惜和平,也是一項非常重要工作。
吉隆坡廣東義山副主席李振光(Lee Chun Kong)指出,每年8月15日的日本投降當天,華社共同拜祭蒙難者,希望讓蒙難者早日超渡,華社在日本投降79週年之際,抱持著非常痛苦心態追究歷史,訴說歷史真相。
他認為,日本於1941年12月8日從吉蘭丹登陸占領馬來亞後,當時馬來亞的人民過著暗無天日的日子,所受痛苦無人知曉,人民莫名其妙死亡,廣東義山義不容辭為蒙難者建碑,每一個碑的背後都有一個真實故事,如果不親自拜訪很難了解當年被日本占領3年8個月的痛苦。
身為華社代表的李振光說,日本軍人占領馬來亞之後,執行殺光、搶光與燒光策略,時間雖沖淡一切仇恨,但歷史事實不容抹煞,「日本政府欠我們馬來西亞一個公平的道歉」。
電影「五月雪」導演張吉安今天也宣讀馬來亞二戰人民紀念總碑祭文,訴說當時無數無辜生命被戰爭奪去,有年少戰士,也有年邁父母,更有無辜兒童,他們的犧牲非僅個人與家庭巨大損失,也是整個民族的痛楚記憶。
紀念馬來亞二戰蒙難人民公祭系列活動昨晚進行「忠魂」歌舞劇表演,歌舞劇第一幕講述日軍入侵東南亞故事,第二幕訴說愛國的華僑機工故事,第三幕講述日本占據時期殘酷迫害馬來亞人民故事,以及馬來亞人民在戰爭結束後為蒙難、殉難的人民設立紀念碑。
另外,吉隆坡廣東義山也推出「浩氣長存:馬來亞二戰人民蒙難、殉難紀念碑手冊」暨網站,希望緬懷先烈,弘揚和平,團結馬來西亞的文化與精神。吉隆坡廣東義山並慶祝成立129週年會慶暨廣義塔39週年紀念。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