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82字
馬斯克29日在X平台上發文說,他旗下的神經科學新創公司Neuralink,已完成首例人腦植入晶片手術,且患者術後恢復良好,初步數據樂觀。這是該公司朝未來人類用意念控制電腦所邁出重要一步。
馬斯克表示,Neuralink 28日為第一位人類患者植入大腦晶片,「初步結果顯示,神經元脈衝檢測的前景大有可為」。
他同日宣布,該公司首款產品名叫「Telepathy」(心靈感應),將讓人「僅用意念就能控制手機和電腦,並藉此控制幾乎任何裝置,一開始的用戶將是失去四肢的人,「想像一下,史蒂芬霍金有辦法比快速打字員或拍賣員更快地和其他人溝通的樣子。這就是(我們的)目標」。
Neuralink成立於2016年,願景是增強人類能力,且治療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俗稱漸凍人)或巴金森氏症等神經系統疾病,未來也可能讓人類與人工智慧(AI)的共生關係實現。
拜馬斯克的名氣所賜,Neuralink或許是腦機介面領域最有名的公司。這是破解大腦訊號、並轉換成外部科技指令的系統。其他如Synchron、Paradromic等公司都已能打造具備如此能力的腦機介面。
而Neuralink裝置的不同之處在於,具有上千個電極,遠比其他公司的植入物多,且針對的是個別的神經元,有別於許多公司開發的裝置,是針對一組神經元的訊號,所以Neuralink的裝置理論上應該會有更高的精確度。
具體來說,Neuralink已成功把一個25美分硬幣大小的植入物N1,放進人類的頭骨;與其相連的是數十個極小的線狀電極,這些電極則穿過硬腦膜,推入大腦的皮質,由手術機器人R1進行這項操作。N1是由幾個部分組成: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外殼、電池、晶片和電極、線狀電極。
儘管Neuralink取得一大進展,但還不會那麼快就商用化。醫療器材公司必須經過好幾輪密集的資料安全蒐集和測試,才能取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最終批准。史丹福大學神經外科教授、Neuralink顧問韓德森(Jaimie Henderson)上周接受採訪時說,「我的確認為有過度炒作的風險」,他也說對這項技術感到興奮,只是獲得批准還需要多年的時間。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