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南韓2月晶片生產銳減逾40% 疲軟需求恐更糟、持續更久

本文共790字

經濟日報 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

儘管南韓2月整體工業生產成長,晶片生產卻比去年同期銳減超過四成,成為半導體需求頹勢可能比預期更深、將持續更久的最新跡象,也強化南韓央行今年底前都將按兵不動的市場看法。

南韓2月晶片生產比1月減少17.1%,為2008年12月來最大月比減幅,若與去年同期相比,更暴減41.8%。官員表示,全球記憶體晶片需求從去年下半年來已減弱,系統半導體的產量最近也下滑。

2月晶片產出銳減,也拖累礦業、製造業、天然氣及電力業的總生產下滑3.2%。相較下,南韓2月整體工業生產比1月成長0.3%。

數據顯示,南韓2月晶片庫存增加33.5%,工廠出貨量也下滑41.6%,增添晶片景氣依然疲弱的跡象。晶片製造商是仰賴貿易的南韓經濟要角,2月約占總出口的12%,全球晶片需求惡化已加劇南韓經濟的挑戰,當局寄望晶片需求將在下半年回升,仍聚焦以半導體投資為經濟的關鍵引擎,國會也已通過「韓版晶片法」希望提振投資。

不過,2月服務業產出月增0.7%,由旅宿與食品業引領成長,反映人們在天氣轉好、新冠防疫措施鬆綁下,增加戶外活動。上月零售銷售躍增5.3%,終結連三個月下降的頹勢。

此外,企業2躍設施投資月比也成長0.2%,為2021年12月以來,工業生產、零售銷售及設施投資同步月比成長。但經濟學家認為,由於南韓出口前景惡化,因此這可能是曇花一現,路透訪調的經濟學家預期,南韓3月出口減幅將是近三年來最大。

南韓官員也說,消費改善是正面發展,但半導體展現還沒出現轉圜跡象,而南韓經濟大幅仰賴晶片業,經濟情勢的演變仍待觀察。另一方面,高通膨也在侵蝕薪資,數據顯示,1月經通膨調整後的南韓企業員工實質薪資比一年前細滑5.5%,為426萬韓元,為連續第十個月減少。

南韓財政部在另一份報告指出,中國大陸重啟經濟與戶外活動增加,固然有助經濟反彈,但晶片需求疲軟與全球銀行風暴憂慮,仍可能對經濟造成壓力,預料3月出口的月比減幅將擴大。

南韓2月晶片生產減幅是2008年以來最大。路透
南韓2月晶片生產減幅是2008年以來最大。路透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路透:拜登政府與越南正進行軍售談判 恐惹惱中國
下一篇
美元黃金交叉睽違兩年再現!恐啟動更大一波升勢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