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80字
由於糖出口大國印度縮減出口,廣泛用於巧克力、飲料及烘培品的糖,價格正愈來愈貴,增添全球糧食通膨壓力。
彭博資訊報導,精製糖價格本周攀升到十多年來最高,粗糖價格也接近六年高點。全球糖供給緊俏的主因,是印度在豪雨損傷甘蔗收成後已縮減出口,以及愈來愈多糖被拿去生產生質燃料。
彭博資訊訪調的貿易商與分析師預估,印度在截至今年9月止的一年裡,糖的出口量將只有600萬噸,比前一年的1,100萬噸幾近腰斬,下個產季出口量預估還可能下探400萬噸。
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產量占全印度逾三分之一,正受豪雨影響。印度食品部預期,本產季全國糖產量預料將減為3,360萬噸,低於原先估計的3,520萬噸。
雖然印度下個糖產季10月才開始,現在要評估產量還太早,但貿易商和分析師說,若聖嬰現象帶來乾旱天候,產量可能降低。目前市場對印度下個產季的糖產量預測介於3,200萬~3,400萬噸。貿易商印度Meir商品公司董事總經理Rahil Shaikh指出,若產量為3,200萬噸,會多出可出口的400萬~450萬噸。
諮詢業者Tropical研究服務公司糖與乙醇部門主管Henrique Akamine說,若印度明年產季的糖出口量少於預期,「世界其他地區的糖價將會上揚」。他表示,印度在2023/2024年產季,負責全球糖貿易的600萬噸供應,「如果我們的預測砍半,貿易將供不應求」。
不過,印度正積極推動生質燃料計畫,估計會讓更多的糖轉投入本國的乙醇製造。印度本產季已撥出500萬噸的糖用於生產乙醇,多於一年前的360萬噸,目標是在2025年前每年撥出600萬噸的糖用於生產燃料。
全球最大的糖出口國巴西雖預期甘蔗會豐收,但降雨已阻礙收成進度,港口處理量能也限制對全球市場的供應,因為巴西今年黃豆收成預料將創紀錄,可能分走量能。另一個糖主要供應國泰國,今年供給量也會低於預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