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49字
美國近日爆出一波具有抗藥性及致命性的真菌感染病例,疾病管制中心(CDC)警告,病例正以「驚人速度」在美國蔓延,有近半數患者在感染90天內死亡。
這種新興真菌叫做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會依附在皮膚及衣物上,具有高度傳染性,進入體內後會影響血液、神經系統和多個內臟器官。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死亡率約在30%至53%之間。
美國CDC指出,全球已有30多個國家爆發疫情。2020年對這些國家的病例通報進行審查發現,2009年至2019年期間全球已有近4750例病例。
CDC表示,美國2016年出現首例耳念珠菌通報案例,接著逐年增加,從2019年的476例增加到2021年1471例,2022年已有2377人被感染。目前耳念珠菌已擴散至美國華府及30個州。
數據顯示,感染耳念珠菌的患者有三分之一在90天內病逝,不過目前數據過少,無法保證死因是耳念珠菌直接致死,或是患者其他健康問題受到耳念珠菌加速惡化所致。
耳念珠菌是一種酵母菌,屬於真菌家族,2009年首次在東京都老年醫院一位70歲的日本女性的耳道中發現,並由此得名。大多時候,念珠菌寄生在人類皮膚上不會引起問題,但如果免疫力不佳或進入錯誤器官(如血液或肺部),就可能會引起感染。
耳念珠菌最常引起血液感染,但也會影響呼吸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和內臟器官以及皮膚。且對常用藥物有抗藥性,使得感染難以治療。傳播方式主要透過醫院受污染的介面,會黏附在靜脈注射導管和壓脈帶上,且難以清除。
日常生活不太可能感染耳念珠菌,但根據CDC說法,如果長期住院住在療養院,風險會更高,且重症病房患者更容易感染耳念珠菌。此外,若經常服用抗生素,感染風險也會更高。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2019年進行的一項研究指,與氣候變化相關的氣溫上升也可能跟耳念珠菌量上升有關。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