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485字
美國運動用品大廠耐吉(Nike)上季銷售大增,優於市場預期,成功消化了過剩庫存;不過,獲利能力低於分析師的估算。
Nike上季(去年12月到今年2月)全球營收年增14%至124億美元,優於分析師預期的115億美元。然而毛利率為43.3%,低於市場估計的43.7%。
彭博資訊指出,Nike執行長杜納霍(John Donahoe)帶領的團隊處理商品過剩的問題頗有進展,但降價促銷,損及公司毛利率。上季庫存年增率降為16%,較再前一季的43%,明顯改善。
Nike表示,毛利率受損的原因包括「以較高的折扣消化庫存」,以及原物料和貨運成本上揚。
杜納霍在新聞稿中提到,公司更為聚焦於電子商務與自家銷售管道,「證明如此能夠讓公司安度市場波動,創造價值與公司長遠成長」。
Nike周二(21日)股價正常交易時段收漲3.64%報125.61美元,但盤後下跌2%左右,抹去先前的大部分漲幅。以周二收盤價計算,今年以來Nike股價上漲約7%。
拖累Nike營運一大原因是中國大陸市場持續疲軟,上季該市場的營收仍年減近8%,其他地區的市場則呈現成長。現在寄望大陸疫後經濟重啟,能漸漸回到全面復甦狀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