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美未延長開發中國家關稅優惠

提要

100多國汽車零件、旅行袋等產品面臨課稅 企業成本飆升 恐將產線遷回大陸

本文共707字

經濟日報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

由於美國遲未更新和開發中國家之間的貿易協議,意味著來自100多國的產品將面臨關稅,促使在2019年因美中貿易戰而把生產遷到東南亞的部分美國製造商,正把生產業務遷回中國大陸。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為了開發中國家所安排的普遍化優惠關稅措施(普惠措施,GSP),已實施40多年,但這項措施已在2020年12月到期,這意味著上百個國家從旅行袋、珠寶、汽車零件到照明設備的成千上萬種產品,在進入美國市場時將失去免關稅優惠。

這項措施從1975年實行以來,也曾到期十多次,但通常都會迅速獲得延長。

然而,這次美國政界為了如何決定符合GSP優惠條件的國家爭論不休,國會對於貿易與中國大陸等更廣泛問題的歧見帶來程序阻撓,增添了延長這項制度的複雜度。

對美國整體經濟而言,GSP失效的影響不大,只占美國去年進口近4兆美元的不到1%。但對部分企業而言,這意味著成本飆升和難以選擇生產地點。

2019年時,美國製造商為了美國提高對中國大陸進口品課徵的關稅,將生產業務遷往東南亞,但現在隨著來自東南亞的進口也面臨關稅,但中國大陸又有更低廉的運輸成本和無法比擬的生產能力,一些廠商正把生產遷回中國大陸。

一些企業主管和貿易專家表示,GSP未能延長失敗,是美國對陸貿易政策的一個可避免失誤,可能打擊一些有望取代中國大陸生產的國家,所能吸引到的投資。

美國經濟顧問公司Trade Partnership Worldwide安東尼表示:「如果希望廠商移出中國,就不要提高所有與中國相競爭國家的關稅。」他也是倡議團體GSP聯盟的執行董事。

GSP是美國最古老且最大型的貿易協議之一,發展於1970年代,目的是透過消除對開發中國家生產商品的關稅,提升貿易和經濟發展。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首趟狗狗私人航班杜拜啟航!單程票價逾36萬超豪奢
下一篇
美經濟軟著陸 投資人存疑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