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108字
金融市場再掀動盪,財務狀況吃緊的瑞士信貸傳最大股東不再注資,股價狂洩逾三成,這使剛喘口氣的歐美銀行股再陷新一波風暴,瑞信股價15日應聲崩跌,一度狂瀉30.8%至1.55瑞郎,再寫歷史新低;歐美股市賣壓大增,美股道瓊指數早盤挫跌逾500點,英法德等歐洲主要股市跌逾2%。
末日博士羅比尼接受彭博電視專訪時說:「以某些標準來看,問題癥結在於瑞士信貸可能大到不能倒,卻也可能大到不能救」。意味若要救瑞信,可能也要承擔極大風險。
沙烏地國家銀行(SNB)去年底成為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最大股東,但持股價值三個月內就縮水逾三分之一。如今SNB表明,排除向這家陷入困境的銀行提供更多財務援助的可能性,主要是加碼投資會遭遇額外的監管阻礙。
歐洲央行預定16日舉行利率決策會議,部分市場人士甚至預期,此事將影響ECB決策。
SNB董事長阿卡胡達里15日被彭博電視問及SNB是否願意進一步對瑞信注資時,他說:「答案是絕對不,理由很多,最簡單的理由是監管和法定因素。」他同日接受路透訪問時則表示,樂見瑞信的轉型計畫,且認為該銀行不須額外注資。
去年底SNB以14億瑞士法郎取得瑞信9.9%股份後,躍居瑞信最大股東。隨著瑞信股價走跌,這個部位在幾個月內縮水超過5億瑞郎。
阿卡胡達里先前屢次表示,SNB對瑞信的持股不想超過當前水準。他去年10月說,他喜歡瑞信新的管理階層和他們堅決執行整頓計畫的方式,但此刻要加碼買進就是「不可能」。
如今他說,「若我們持股超過10%,便遭遇全新的規定,無論是我們、瑞士,還是歐洲的監管機關實施。我可以再列舉五、六個理由,但一個理由便是碰到玻璃天花板。」
瑞信正進行整頓計畫,將分拆投銀部門,並把重心放在關鍵的財富管理事業。但在美國幾家地區性銀行倒閉後,市場對金融業的不安,讓這項計畫變更困難。
瑞信執行長柯納14日表示,瑞信的財務狀況良好,包含流動性覆蓋率達到約150%。而董事長雷曼15日駁斥瑞信將需政府援助的說法,稱瑞信不必談論這個話題。瑞信在一連串失策後,正尋求增強客戶、投資人、監管機關的信心。瑞信14日發布全年財報,坦承內部對於2021與2022年的「財務報告控管不彰」。
延伸閱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