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408字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7日在國會作證的發言,又引起市場一陣驚訝。有別於他在2月1日貨幣決策會後出人意外「放鴿」,這次卻又改「放鷹」。令市場氣惱的是,其實鮑爾談話內容仍是「老調重彈」居多,那又為何三番兩次帶給市場驚嚇?
市場未料到鮑爾發言蹦出這句
在鮑爾向國會發表證詞前,市場普遍預料他的發言將維持「偏鷹」基調、為Fed最終利率升得更高鋪路,並捍衛把利率保持在「限制性」領域更長一段時間的政策。
結果,鮑爾經濟證詞講稿關鍵一句是:「最近出爐的經濟數據比預期強,這顯示利率最終水準可能高於原先預期。如果數據整體而言顯示加快緊縮實有必要,我們會準備加緊升息步調。」
兩相對照,彭博資訊專欄作家歐瑟士(John Authers)指出,市場原先預料鮑爾會說的重點,他全都說了;但他所謂「加快緊縮」,明白表示Fed在3月21-22舉行下次決策會議時,可能重走升息2碼(0.5個百分點)的回頭路,這才是市場未預料到的。
鮑爾轉鷹?是要保持選項開放
鮑爾為何又「轉鷹」?簡單說,就是在展望不明的時刻,央行決策官員必須保有各種選項,也就是保有視情況靈活因應的空間。
顯然,鮑爾已記取2021年的教訓。當時,Fed官員明白宣示打算把利率維持在低點,以長期支持經濟,卻未料到世事變化甚鉅,一波通膨來得又急又猛,讓Fed措手不及,以致2022一整年都必須快馬加鞭升息打通膨。
2023年,Fed決策官員表明,未來利率決定將「視數據而定」。這種策略近幾個月來尤其重要,因為元月強勁的景氣、就業和通膨數據,都跌破經濟學家眼鏡。至於1月數據是異常暖冬天氣造成的一時性扭曲,還是美國景氣擴張再度火力全開,有待進一步數據出爐再作判定。
桑默斯下指導棋 鮑爾全聽進了
前美國財長暨哈佛大學教授桑默斯3日就表示,最近數據超強已降低「軟著陸」機率,他建議Fed敞開3月恢復升息2碼之門,至於實際這麼做的可能性如何,宜導向「不可知論」,也就是取決於進一步的經濟數據。他認為,Fed可在3月10日(本周五)的2月非農就業報告和14日(下周五)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公布後,再作定奪。
桑默斯並指出,鮑爾7日和8日赴國會發表經濟證詞,是「重新設定預期並處理公信力問題」的重要機會。
果不其然,鮑爾7日的一番話,似乎顯示他已全盤採納桑默斯的建言。
鮑爾在國會的發言凸顯三大重點:
1. Fed重新設定市場預期
2. Fed把升息2碼的選項重新搬上檯面
3. 只要2月的就業和通膨數據續強,Fed升息2碼似乎箭在弦上
Fed決策進入「視數據而定」模式
正是因為決策將「視數據而定」,所以Fed未來會維持升息1碼或重回升息2碼路徑,將取決於接下來發布的經濟數據,而不是鮑爾個人立場是「鷹」或「鴿」。這也是為什麼,市場倘若只推敲鮑爾上回發言是「鷹」或「鴿」,就很容易猜錯Fed政策風向。
紐約時報指出,「以數據為憑」是央行在經濟艱困時局常見的做法:官員決議謹慎而行,視每次開會時的情況靈活應變,以避免犯錯,包括無謂把利率過度提高引發衰退,或升息不足以致通膨復熾。
但這種反反覆覆的做法,往往導致投資人只能猜測「接下來可能發生什麼情況」,因此也可能升高市場波動性。
T.Rowe Price首席美國經濟學家Blerina Uruci說:「我認為,最近景氣、就業和通膨數據都傳達一個響亮的訊息:美國經濟顯得比去年強。」這些令人訝異的發展可能促使Fed更想維持各種選項開放,「他們不想冒著老是慢半拍的風險」。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