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117字
從上周五出爐的非農就業報告,到本周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和零售銷售,無不顯示2023年初美國經濟強得出乎預料,這可能導致聯準會(Fed)為了確定把通膨率壓回2%目標,而把利率升到高於市場此刻預期的水準。
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分析師Esther Reichelt說:「只要通膨下降趨勢尚未確立,就有把握說Fed仍將收緊貨幣政策,那麼就會削弱美元走貶的合理性。」
財經網站MarketWatch報導,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總經策略師Alan Ruskin在最近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美國經濟成長和利率展望可能出現下列四種情境,每一種情況都將牽動美元相對於其他G-10貨幣以及新興市場貨幣的升貶。
情境一,成長「不著陸」(no-landing),完全避開衰退
在這種最佳情況下,美國經濟成長並明顯降溫,且未來六個月將呈現「軟著陸」,2023下半年至2024年初仍維持「軟著陸」,那麼Fed可能把聯邦資金利率提高到6%以上。美元對G10貨幣回軟的時點將延遲,並持續對新興市場貨幣升值。
情境二,成長韌性逐漸減弱
這是次佳情況,成長逐漸降溫,未來六個月仍呈現「軟著陸」,但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初陷入衰退,那麼Fed至少會把聯邦資金利率升到5.25%(含)以上,接下來降利率的時間點可能比Fed預期來得早。美元上半年對G10貨幣可能呈現橫盤整理走勢,下半年轉弱;美元上半年對新興市場貨幣續強。
情境三,成長先轉弱,然後復甦
成長走軟,未來六個月內部滑向衰退,但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初呈現「軟著陸」,那麼Fed利率可能升到5%~5.25%就觸頂,但繼續維持在足以限縮成長的水準一段時日。美元將對G10貨幣貶值,從過度高估的價位逐漸滑落。Fed利率峰值受限,且美國成長先轉弱後復甦,將有利新興市場貨幣展望。
情境四,硬著陸(hard-landing)
在這最糟情境下,成長戛然而止,衰退在未來六個月內降臨並延續至下半年和明年初,那麼Fed可能頂多把利率升到略高於5%就結束升息,隨後早早啟動降息循環,且利率會降得比市場預期還要低。美元表現將比G10貨幣相對遜色,對貿易出超國貨幣尤其疲軟。新興市場貨幣將對包括美元的G10貨幣走貶。
值得注意的是,Ruskin所謂的「硬著陸」,指的是「落入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判定的衰退領域,有可能涉及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連續兩季負成長」。NBER本身對衰退的定義則是「經濟景氣顯著下沉,並且蔓延至整個經濟,而且持續數月之久」,亦即符合下沉幅度深、擴散程度廣、持續時間久這三項條件。
Ruskin表示,第二種情境與他的看法最相近。
延伸閱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