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21世紀為何還用間諜氣球? 因為C/P值高

美國時間1日飄過蒙大拿州上空的中國大陸氣球。(美聯社)
美國時間1日飄過蒙大拿州上空的中國大陸氣球。(美聯社)

本文共394字

聯合報 編譯茅毅/即時報導

在美國蒙大拿州上空出沒的中國大陸氣球,引發美中外交齟齬。由於大陸的財力和科技能力早已今非昔比,為何業已21世紀的今日,還在用氣球做跨國情蒐?日本「讀賣新聞」4日報導,主因就是相對上價格低廉、能夠量產又滯空時間長。

據報導,大陸研發的這類氣球,少用最先進的技術,被認為可能可以大量製造,滯空時間也久。而且由於氣球是無人載具,即使被擊落,也不會有人員傷亡。因此共軍在運用衛星等高科技裝備的同時,也正開始增加對氣球等「低科技」武器的使用。

共軍正研究用氣球與飛船做為監視、偵查及通訊等用途,並藉此發現靠近海面飛行、難以被地面雷達偵測到的巡弋飛彈,以及建構地面部隊上空的局部通信網。相關人士分析,氣球的結構和機制很簡單,無需高難度的飛行技術。

大陸「中國航空報」去年7月曾報導,用於海洋觀測的飛船首度試飛成功,曾在2021年大陸「珠海航展」中公開的飛船,搭載寬頻設備,實現在1萬平方公里海域的無線通信。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張徐展動畫「熱帶複眼」 東京六本木藝術夜吸睛
下一篇
效仿台積電 三星打造晶片聚落策略 已成功吸引設備業者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