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08字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3日表示,1月全球糧食價格較前一個月下滑0.8%,連續第十個月走低,寫下至少30年最長跌勢。但短期內仍難阻擋食品價格上漲,家庭依然會持續感受到物價上揚的壓力。
FAO公布,1月全球糧價指數跌至131.2點,為2021年9月來最低水準,連十個月下滑,寫1990年來最長頹勢。1月糧價較去年3月峰值回跌18%,當時俄羅斯剛揮兵入侵烏克蘭,衝擊這個重要糧倉的供應。
推薦
拜俄羅斯及澳洲產量超越預期所賜,1月國際小麥價格較前一個月滑落2.5%;1月植物油價格月減2.9%、乳製品價格滑落1.4%、糖價跌1.1%,均幫助緩解食品通膨。上月米價漲幅達6.2%,因部分亞洲出口國的內需強勁,穀物及肉類價格大致穩定。美元近月持續走軟,也有助於糧價回檔,去年美元勁揚推高糧食進口國成本。
儘管已連續十個月走跌,全球糧價指數仍位於歷史高檔,且糧價回落無法立即反映至零售食品成本。由於能源、運輸以及人力成本飆升,食品業者已紛紛調漲售價,加劇了生活成本危機和全球飢餓問題。
展望2023年,FAO表示,小麥生產前景憂喜參半,北美和印度今年產季有望擴大耕種,但可能被俄羅斯及烏克蘭收成量下滑所抵銷,肥料成本太貴也可能拖累產量下滑。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