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86字
巴西退役航空母艦「聖保羅號」(NAe São Paulo)仍然含有相當數量的有害石綿,因此自土耳其拒絕該艦靠港後,已經在巴西近海漂浮了3個月。巴西海軍日前表示,將讓「聖保羅號」在該國管轄下的大西洋水域沉沒。
路透與軍聞網站《Warzone》報導,3.2萬噸的「聖保羅號」前身是法國海軍克里蒙梭級(Clemenceau class)航艦「福煦號」(The Foch)。「福煦號」自1963年開始服役,2000年退役後出售給巴西海軍,並改名為現在的「聖保羅號」,2017年因為進一步維修成本並不划算,巴西海軍決定讓該艦退役。
雖然「聖保羅號」2022年曾被拖往歐洲,準備前往土耳其的阿利亞加(Aliağa)港進行拆解,但土國政府面對各界抗議可能的石綿隱患,認定該艦危害環境、撤銷了進入水域的許可,導致「聖保羅號」未能穿過直布羅陀海峽,就掉頭橫越大西洋回國。
巴西海軍在聲明表示,「聖保羅號」正在進水、有沉沒的危險,因此一直未獲准許在國內的港口停靠,「鑒於該艦日益惡化的漂浮狀態與無法避免的失控沉沒,沒有其他選擇、只能拋棄船體,將該艦有計畫地沉沒」。雖然環境部長席瓦(Marina Silva)要求別讓該艦沉沒,巴西海軍仍稱別無選擇,只能在專屬經濟海域離岸350公里、深約5000公尺的水域進行鑿沉作業,並強調這個地點遠離環境保護區,也沒有海底通訊電纜經過。
據報導,巴西海軍本來打算1日就在海上鑿沉「聖保羅號」,但檢察官試圖阻止該艦在巴西水域沉沒,理由是此舉帶來了環境威脅,其中包括了用於船內鑲板的數噸石綿,但法官認為軍方已經斟酌過環境影響與其他因素,在當天下午駁回了檢方申請禁制令。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