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55字
日經新聞報導,鴻海(2317)(2317)延攬任職日產汽車和日本電產的關潤(Jun Seki)出任集團電動車策略長,將借重他在汽車製造和供應鏈的專業,協助鴻海達成2025年電動車年營收新台幣1兆元(327億美元)、市占率5%的遠大目標。
日經指出,關潤的經歷橫跨汽車開發、製造,以及電動車驅動馬達在內的供應鏈。2020年,時任日產副營運長的關潤被日本電產創辦人永守重信挖角出任社長,隔年接掌執行長。不過,他去年被降職後,以「為獲利惡化扛責」為由離職。
鴻海如今成了61歲的關潤職涯的下一個站口。鴻海和裕隆合作的第一款電動車將在今年下半年交車。裕隆原本即是日產在台灣的合作夥伴,關潤對裕隆毫不陌生。
鴻海寄望借重關潤,實現電動車大量生產的願景。鴻海透過新聞稿指出,將借重關潤「在日本汽車產業豐富的管理經驗以及跨國供應鏈的專業知識,整合鴻海集團電動車的資源,並協助集團在美洲、亞洲、中東等電動車據點營運發展」。
鴻海和日本電產也頗有淵源。日本電產創辦人永守重信曾表示,郭台銘在早年發跡的時候,兩人即已認識。永守透露,兩人有時直接打電話來談生意。
日本電產也是鴻海倡設MIH集團的一員,2021年5月,兩家公司就發展日本電產的電動車驅動系統e-Axle簽署策略結盟的意向書。
時任日本電產社長的關潤當年盛讚雙方加強彼此關係,最終目標即是「大量生產平價電動車」。
永守曾表示,關潤辭職是因為汽車製造商和零件供應商之間的文化衝突。日經指出,關潤重回汽車業,難保不會再出現這樣的摩擦。
延伸閱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