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台捷元首首度通話 義媒分析:歐洲左翼勢力削弱

本文共712字

中央社 記者陳攸瑋羅馬31日專電

義大利媒體報導,捷克總統當選人帕維爾與總統蔡英文通電話,並選擇站在大西洋陣營,支持烏克蘭。報導分析,中右翼政府在歐洲正逐漸獲得力量,傳統中左翼勢力為主的地區,其政治權力可能被削弱。

帕維爾(Petr Pavel)勝選後,在推特發文提到,「今天,我與台灣總統蔡英文談話。我感謝她的祝賀,並向她保證台灣與捷克共和國共享自由、民主和人權等價值。我們同意加強彼此的夥伴關係」。

推薦

近年來,繼波蘭、匈牙利、瑞典、義大利等國後,捷克也於上個月28日選出具右翼(或中右翼)色彩的政府。陸續有相關報導分析中右翼政府在歐洲正逐漸獲得力量。

「蟻報」(Le Formiche)近日刊登「捷克新總統致電台灣並選邊站」一文,分析在這個特殊的地緣政治時刻,帕維爾以58.32%的全國支持率勝出,選舉結果釋放出一個重要信號:選擇大西洋陣營(campoatlantico),支持烏克蘭,同時親歐。

帕維爾一直是主張與歐盟建立更密切關係的主要倡導者,包括採用歐元。此外,他也是大西洋陣營和援烏抗俄的堅定支持者。

報導指出,過去捷克較未出現具明顯右翼(或中右翼)色彩的候選人,他的勝選也代表著該國在不同議題上,選民的政治光譜相當多元。

報導稱,面對難題重重的歐盟(能源價格、通貨膨脹、移民、烏克蘭戰爭),除義大利由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領導的中右翼政府外,這個中歐的另一個右翼政府(捷克)也表現出良好的韌性。

正如美國「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的一份報告所觀察到的,歐洲正越來越傾向於中右翼,此趨勢可能促使巴黎、柏林和布魯塞爾這些傳統以中左翼勢力為主的地區的政治權力被削弱,而中右翼政府的政治影響力會越來越大。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巴西總統因病延遲中國行 國是訪問重新安排時間
下一篇
超越中國、直逼台灣!南韓明年晶片設備支出將大增41%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