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030字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布勒東今天說,歐盟對美國「充分」承諾,將達成使中國大陸半導體業窒息的目標;「我們完全贊同使中國大陸無法取得最先進晶片的目標,不能任由中國大陸獲得最先進科技」。
歐盟將加入美荷日圍堵大陸行列?
香港「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報導,歐盟內部市場業務執委布勒東(Thierry Breton)在美國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表這項談話數小時後,即有報導指出,美國總統拜登已與荷蘭及日本達成協議,將限制某些先進的晶片製造設備出口到中國大陸。
美國去年10月對高端半導體和晶片製造技術出口到中國大陸設限,此後拜登政府即力促歐洲跟進,但歐盟態度謹慎。荷蘭貿易部長施萊納馬赫(LiesjeSchreinemacher)上週也說,荷蘭不會立即依從美國對中國大陸的限制要求,現正與亞洲和歐盟盟邦商議中。
不過自2019年以來,荷蘭政府已禁止該國最大晶片製造設備商艾司摩爾控股公司(ASML Holding)將最先進的曝光機銷售到中國大陸;然而在2021年,艾司摩爾還是對中國大陸出售了21.7億美元的比較老舊機台。
布勒東說,「一旦事關確保我們在科技方面的共同安全,歐洲總是站在你們這邊」;他並警告,任何行動都應局限在「安全考量上的必要性」。
他提到美、歐在5G電信科技與半導體方面合作成功的例子,促請雙方在稀土問題上加強結盟,以「減少對亞洲的集體依賴」。
美、歐圍堵中國,結盟態勢可能還會持續數世紀之久
拜登去年8月將「晶片法案」(Chips and ScienceAct)簽署成為法律,以透過聯邦補助,強化美國的半導體研發和生產,進而同時將中國大陸排除在供應鏈之外並以美國國內製造為優先。
歐盟也可望在今年稍後通過「歐盟晶片法案」(EUChips Act),以期將歐洲在全球晶片產能的占比增加一倍到20%上下。布勒東在談到限制中國大陸取得晶片、量子運算和人工智慧等技術時說:「在這個議題上,我發現美、歐之間存在十分強有力的結盟關係。」
他指出:「雙方在5G、網路安全以及將高風險供應商排除在我們網絡之外等方面進行過合作,現正密切關注中國大陸對歐洲半導體重大基礎設施的投資。」
布勒東表示將會見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Raimondo),並預言,在世界秩序和地緣政治秩序「重塑」之下,戰後美、歐結盟態勢可能還會持續數世紀之久,同時「這個結盟關係必須繼續演變與調整」。
延伸閱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