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37字
今年來全球公債及公司債銷售額創同期新高。從歐洲銀行業、亞洲企業到開發中國家政府,發行的新債不擇地皆可出,主因開年來全球債券價格大漲4.1%,是1999年以來之最,吸引投資人買進,也激勵政府及企業擴大發債。
去年由於各大央行大幅升息,債市重挫,政府及企業舉債不易;今年來則因為通膨出現降溫信號,央行也減緩升息速度,加上債券殖利率已經回升到足以吸引投資人進場的水準,債市氣候轉佳,且經濟衰退烏雲罩頂,對股市不利,投資人購債意願因而升高,殖利率下降,政府及企業趁機擴大發債。
松橋投資機構亞洲(日本以外)債券主管史林姆表示,「債券價格上漲的基礎深厚,尤其是投資級公司債,因為這些企業的基本面仍普遍堅實;另外中國大陸的政策大迴轉,將對全球經濟成長提供助力,並使新興市場的尾部風險下降,還能提供新的支撐力道」。
元月債市供不應求,新債優惠下降,加上流入美國高品級公司債的資金達到17個月來新高,帶動今年來(截到元月18日止)全球投資級與垃圾級公司債的總額達到5,860億美元,創歷年同期新高
彭博資訊分析師預測,今年美國投資級公司債的報酬率將達10%,是美國垃圾債預估報酬率的2倍,因為在經濟走下坡期間投資級公司債通常表現較優;至於新興市場債券及歐元投資級公司債,預估今年報酬率分別為8%及4.5%。
此外今年來全球債市還有一些其他題材。第一,全球發債情況並不平均;歐元債發行額創新高,比去年同期激增39%,美元債與去年大致相同。目前已有跡象顯示某些地區發債勢頭減緩,中國大陸春節期間將停止發境內債,可能使亞洲債券供給減少。
其次,今年金融機構領導全球發債勢頭,迄今發債額達到約2,500億美元。
不過垃圾債起步緩慢。元月18日止高殖利率公債及公司債總發行額約240億美元,是2019年來最慢的一次;一部分是因為發債公司過去幾年已經將債券到期年限拉長,因此可以等待殖利率進一步下降時再發;而且投資人擔憂這些企業能否安渡經濟衰退,因此購買垃圾債意願不強。不過已有訊號預示,垃圾債需求不久後便可望回升。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