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邀請您體驗經濟日報App,享受最即時的財經推播,重要訊息不漏接。10/15 前登入App,再抽「7-11千元商品卡」,快來下載吧!

離活動結束 最後倒數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中國大陸遊客將重出國門 東南亞各國料成最大贏家

本文共938字

中央社 新加坡6日綜合外電報導

中國8日取消入境防疫集中隔離,可望帶動出境旅遊潮。由於東南亞國家不會像歐洲、日本和美國一樣對來自中國的入境旅客實施COVID-19強制採檢,東南亞各國旅遊經濟料受惠最多。

路透社報導,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病毒正在中國14億人口之間迅速傳播,但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仍將於1月8日開放邊界,在中國境內被嚴厲封控3年後,預料會有一波渴望解悶的遊客蜂擁出國。

聯昌國際私人銀行(CIMB Private Banking)經濟學家宋誠煥(Song Seng Wun)指出,重新流動的這類中國觀光客會選擇「最低限度麻煩」並前往不需要篩檢的地點,進而可望讓東南亞受惠。

他說道:「當地機場越忙碌,對他們的經濟就越有利。」

澳洲、英國、印度、日本和美國等國家都要求從中國入境的旅客必須出示COVID-19陰性採檢證明,但柬埔寨、印尼和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都沒有這類規定。

除了馬來西亞和泰國會對班機廢水進行病毒檢測以外,東南亞11個國家對中國旅客沒有差別待遇。

馬來西亞首相安華(Anwar Ibrahim)說:「我們對任何國家都不會有歧視立場。」

甚至在新聞報導當地不用採檢之前,中國民眾對這個地區的興趣早已相當濃烈。

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ITB China)於去年12月公布的調查顯示,7成6的中國旅行社把東南亞列為恢復出境旅遊時的首選地區。

東南亞許多國家都屬依賴旅遊業的經濟體,當地海灘天堂、豪華購物中心和賭場的中國遊客占了很大比重,過去幾年少了他們,讓這些地方蒙受重創。

如今,當地觀光業已經準備好歡迎中國遊客回籠。

花旗集團(Citi)表示,2019年出境旅遊的中國遊客達1億5500萬人次,共支出2546億美元(約新台幣7兆8000億元),這數字接近越南的國內生產毛額(GDP)。花旗的研究人員預期大眾旅遊「有意義的復甦」將於今年第2季開始出現。

2019年入境越南的1800萬人次外國旅客,其中有近1/3來自中國,入境新加坡的外國旅客約1/5為中國人,消費額高達9億新加坡幣(約新台幣206億元)。

泰國預計今年將迎來500萬人次中國遊客,約是2019年1099萬人次中國遊客的一半。相較於疫情大流行前到訪的300萬人次中國遊客,馬來西亞預計今年將接待150萬至200萬人次中國遊客。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提高台灣文學和出版曝光度 柏林駐處辦系列講座
下一篇
比亞迪緊追特斯拉 差3千多輛就能奪全球 EV 銷售王寶座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