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90字
蘋果公司股價近期持續下跌,公司市值已跌破2兆美元,成為科技股暴跌潮中最新一家受害者。
蘋果股價周二(3日)收盤重挫逾3.7%至每股125.07美元,自12月來已重挫逾15%,投資人擔心iPhone在重要年終購物季中的供應情況,而且在利率走高之際失去信心。股價大跌導致蘋果公司市值降至1.99兆元,同時失去最後一家守住2兆美元市值企業的頭銜。此前,微軟和石油巨擘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在2022年跌出2兆美元俱樂部。
這也顯示蘋果失去市場的青睞。這檔股票在過去一年表現勝過大盤標普500指數,然而近幾周來持續大跌,反映投資人擔心在中國大陸的iPhone生產問題將衝擊該產品的年終旺季銷售業績。
僅在一年前,標普500指數創歷史新高,蘋果市值一度突破3兆美元。
美國四大科技與網路公司在2022年市值合計蒸發逾3兆美元,因通膨竄升且營收成長減緩,逆轉在新冠疫情期間營收激增的榮景。蘋果公司股價在12月重挫12%,寫下2019年5月來最糟單月表現,跌幅也比那斯達克100指數同期間的9%跌幅更重。
蘋果一直面臨大陸實施新冠防疫封鎖措施導致的供應鏈受擾問題,不過這些問題已有所緩解。蘋果的代工組裝業者鴻海已經讓位於鄭州的全球最大iPhone組裝廠產能回到預期高峰產能的約九成。
然而,蘋果另一家供應商日本村田製作所上月增添悲觀看法,表示預期蘋果將在未來數月減少iPhone 14的生產計畫。iPhone占蘋果約五成的營收。
村田製作所社長中島規巨受訪時表示:「從店裡可得的手機來判斷,我預期會發生下修情況。我希望不會下修得太深。」
日經新聞周一也報導,由於需求疲軟,蘋果已通知幾家供應商減少AirPods、Apple Watch和MacBook等部分產品的零組件生產。
蘋果幾周後將公布最新的財報。上季涵蓋最重要的銷售旺季,分析師原先預期蘋果上季營收將再創新高,但現在預期營收略微下滑至1,229億美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