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57字
最新數據顯示,亞洲好幾個國家製造業去年12月繼續承受壓力,反映全球需求持續放緩,越南和馬來西亞製造業景氣陷入更深的萎縮領域。
標普全球公司(S&P Global)3日公布,越南去年1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降至46.4,低於11月的47.4,為2021年9月以來最低,因為海內外需求大幅惡化,促使企業減少聘僱與採購活動,企業信心也維持低迷。
越南去年12月新訂單指數萎縮幅度為2021年9月來最大。標普全球財智經濟研究主管哈克表示,越南製造業容易受大陸、歐、美等關鍵市場訂單走弱影響,「在這些市場回溫前,可能難以獲得新訂單,許多公司預期至少短期內需求維持低迷」。
馬來西亞去年12月製造業PMI也從47.9降至47.8,為2021年8月以來最低,低迷的消費者需求持續導致產出與訂單趨緩,企業因而減少採購並下調庫存,同時積壓的未出貨訂單也以創紀錄速度出清。
標普全球市場情報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菲德斯指出,台灣企業尤其指出歐洲、大陸和美國需求下滑,商業信心維持在萎縮區域,製造業者預期未來幾個月進一步減產…如果閒置產能跡象維持下去,且全球需求無法恢復,可能性顯然愈來愈大。
菲律賓表現相對出色,上月製造業PMI從52.7升至53.1,為2022年6月來最高,反映疫情後被壓抑的需求釋出,推動製造業復甦。
同日公布的美國數據也顯示,美國12月製造業PMI終值為46.2,依然低於景氣榮枯線,處於萎縮領域。美國與亞洲多數國家相同,製造業均面臨需求下滑的嚴峻挑戰。最新數據反映Fed升息措施已見效,致使需求放緩,也緩解通膨壓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